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热爱祖国、身体健康、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良好科学素养,掌握坚实宽广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具有正确选择研究方法,熟练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成为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等部门的教学和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方向1、比较诗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外文艺理论的异同,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学批评观念和文学批评原则及其发展历史,探讨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在基本问题及思路上的相关性,揭示它们超越既有的话语空间,完成现代转换的可能性,特别注意研究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影响,并以西方文论为参照系,重建中国文论的框架体系和批评话语,寻求并把握文学的共同规律。2、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外文学的特质、发展及互渗,着重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通过对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的考察,揭示中国文学在影响的大语境之下如何择取,接受外国文学的事实及其规律,以期全面深入地阐释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复杂的现象,为新世纪中外文学广泛交流提供必要的参照。三、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三年。个别硕士研究生如提前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各科成绩考核为优,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论文答辨为优,可提前半年毕业;因故未能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也可推迟一年毕业。四、课程设置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在一年至一年半完成。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不少于8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12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具体安排见课程设置表。五、教学实习教学实习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参加教学实习或科研实践。具体的形式可以是下面的任何一种:1、批改本科生作业和教学辅导工作;2、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3、在相关科研院所或生产部门进行专业实习;教学实习完成并经考核合格,计2学分。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科学研究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研素质和技术水平全面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1、学位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根据当前本学科方向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趋势进行,选题涉及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应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先进性,一般应有相应的实验数据支持;选题涉及应用研究的应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同时具有先进性和可操作性。2、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对所从事研究课题有较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有一定的工作量。论文要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成果要有新意。撰写的论文要求文字简明扼要,层次清晰,论述严格,语言流畅,图表规范。3、学术活动:在学期间至少应参加5次以上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活动,每次学术活动结束后,须于2周内提交经导师签字认可、有5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注明参加学术活动时间、地点、报告人、学术报告题目。凡完成5次学术活动的计1学分。4、发表论文:在学期间须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研究方向学术论文1篇(包括已接受发表的论文)。对尚未发表论文的可安排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合格者准予毕业,但暂不授予学位,若在毕业后一年内有论文发表的,再补授硕士学位。七、培养方法为保证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帮助新生制订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第一学期内完成)。硕士研究生在第一学年至第二学年上半年完成学位课程的学习,取得32学分后,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调研与文献查阅,拟定研究项目,写出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于第三学期内向由本专业导师组成的开题报告小组作出开题报告。第二学年下半年至第三学年上半年为论文工作时间,完成论文研究工作后,于第三学年下半年撰写论文及向本硕士点学位委员会申请论文答辩。八、考核方式学位课程考核按考试进行,合格底线为70分(100分满分,补考通过,均记70分)。非学位课程的考试可采用不同形式进行。必修课不合格,允许有一次补考机会,经补考不合格,可以申请重修一次,重修课程成绩按重修的实际成绩记载,重修后考试仍不合格,不再继续培养。选修课程只允许有一门不合格和1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不再继续培养。凡是论文开题报告一次报告不合格,允许在规定时间内二次报告,二次报告仍不合格,不再继续培养;论文答辩未通过,允许在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重新答辩仍未通过,不再受理论文答辩。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代码:050108)研究方向:1、比较诗学;2、中外文学关系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类别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听课对象授课教师必修课公共必修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课1361考试A+B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专题课1361考试A+B基础英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