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王中学电子教案——————装——————订——————线——————《浮力》导学一体【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浮力的概念和方向2.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3.知道求浮力的两种方法,并能利用其进行简单计算。4.知道浮沉条件是什么。【学习过程】一、浮力的概念1、做一做,议一议:阅读教材53页观察与实验,请各小组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交流准备回答。实验步骤: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称出钩码重力为G,把钩码部分浸在水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增大钩码进入水中的体积,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将钩码全部浸没于水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增加钩码浸入水中的深度,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填在表格中。G/NF1/NF2/NF3/NF4/N(1)G-F3>0,说明了什么?。(2)比较G-F3与G-F4的大小,说明了什么?比较G-F1与G-F2的大小,说明了什么?总结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表达式2、做一做,想一想:利用桌子上的器材,按照53页观察实验2中的步骤,进行实验,思考并准备回答。(1)、浮力的方向是怎样?(2)、什么是浮力?二、浮力的产生原因看一看,想一想:观看视频,思考以下问题,准备回答。1、浮力的产生原因是什么?2、由浮力产生原因,写出另一种求浮力表达式。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做一做,议一议:将ABC三个乒乓球,分别浸没于同一个盛适量水的烧杯中,松手后,观察乒乓球的状态,并将下表补充完整。浮沉情况运动状态受力分析浸没情况F浮、G物关系作图上浮向上运动漂浮静止在水面悬浮静止在水中任意位置下沉向下运动沉底静止在容器底【梳理反思】阅读教材,对照学习目标整理并完善学案,组内谈收获、解困惑,并写出你本节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自我检测】没有问题的同学请独立完成以下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必做题:1.什么叫浮力?方向是怎样的?2.浮力的产生原因是什么?3.请分别写出称量法和压力差法测浮力的表达式:4.把皮球按入水中,当松手后皮球上浮,这是因为皮球受到的重力浮力;当皮球逐渐露出水面时,皮球受到的重力,所受到的浮力将;当________等于时,皮球停止上浮,漂浮在水面上。5、一重为22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其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_6、把一个重1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87N,那么,这个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7、小强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做了如图9的实验:(弹簧测力计每小格示数为0.5N)ABCD图9(1)请在A图中画出被测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2)你认为更为合理的实验顺序是。(3)通过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根据小强在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计算物体的体积是m3;你认为通过本实验获得的数据(填“能”或“不能”)计算出此物体的密度。(5)请你指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说出一条即可)选做题:试设计实验,证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所处深度无关教材分析:本节课让学生初步认识浮力,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浮力有一定认识,但对于求浮力的方法和浮沉条件尚不明确,所以本节课的重难点为:用求浮力的两种方法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浮沉条件。引入新课:谁能不把塑料瓶倒过来,从而把乒乓球取出来?提出问题,引出浮力,通过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浮力现象,提出出新问题: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是否受浮力。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引出浮力的大小及概念。一、浮力的概念1(1)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认知浸没的物体也受浮力,浮力与浸没深度无关。(2)让学生初步感知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有关,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打下基础。(3)解决浮力大小的计算,让学生知道利用称重法求浮力,并强调公式中G和F的含义。完成目标2.2.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直观观察浮力方向,并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的能力让学生总结浮力的概念,完成目标1。二、浮力的产生原因1.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完成目标二。2.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压力差法求浮力,完成目标3结合日常经验,石块浸没水中,松手后下沉至沉底,篮球浸没水中,松手后上浮至漂浮,引出对物体浮沉条件的探究。实验前通过画受力图,提示学生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松手后只受浮力和重力。三、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认识物体在液体中的不同状态,同时通过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引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