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物料管理制度.doc

物料管理制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物料管理制度1.0目的为了使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各种物料的采购、储备、使用等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加强资本周转,特制定本制度。2.0适用范围公司所有物料。3.0制度3.1物料消耗定额3.1.1物料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为制造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所需消耗的物料数量标准。3.1.2生产部应制定《原辅材料消耗用量表》,可作为物资部编写储备计划的依据。3.1.3机电车间应制定《常用备品备件的月消耗定额》,可作为物资部编写储备计划的依据。3.1.4所有的消耗定额可在测算的基础加上1%--5%的损耗,以满足实际生产中的条件变化。3.2物料储备定额3.2.1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物料是分批进货陆续消耗使用的,因此仓库中应经常保持一定合理数量的物料储备,作为库存物料。3.2.2确定合理的库存量标准,应以合理为原则,因为过多的储备会造成物料积压,影响资金周转;储备过少则会造成停工停料和增加采购成本。3.2.3物资部应根据物料消耗定额确定物料储备定额。3.2.4储备定额=平均每月需要量*1.2。3.2.5物资部应根据生产任务和物料消耗定额的变化,每半年更新一次物料储备定额。3.3物料计划3.3.1物料计划是企业在每个计划期内,为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确定各种物资需要量而制定的计划,是企业进行订货采购工作和组织厂内物资供应工作的依据。3.3.2物料计划周期为1个月。3.3.3物资部每月月底应清算期末的库存量,当期末库存量小于储备定额时应做《常用物料计划表》补够储备定额的库存量。3.4物料采购3.4.1供应部根据物资部的《常用物料计划表》编制《采购计划》,统一集中采购。3.4.2物料集中采购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采购质优价廉的产品,数量或金罱洗笫保虢姓斜?竞价采购。3.4.3采购时应根据物料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适当调整采购时机和采购量,但以不影响生产为原则。3.5物料的仓库管理3.5.1物料的入库、储存、标识、搬运、防护、出库及产品的交付,严格按照《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和《出、入库控制程序》执行。3.5.2所有物料的单据,都应填写规范,分类存放。3.5.3相应的台账、库存卡都应及时更新,做到账物相符。3.5.4公司使用K3物料管理系统软件,物资部的相应人员应熟练使用,保证数据的严谨性和准确性。3.6物料盘点3.6.1物料应定期进行盘点,具体依照《物料盘点管理制度》执行。3.6.2盘点时,发现有物料呆滞,应及时检讨储备定额。3.7物料跟踪3.7.1物料发放后物资部物料跟踪员应跟踪物料的实际使用情况,主要包括:a)物料的质量;b)物料使用是否正确;c)是否有浪费;d)有无多领料情况;e)是否领用后长期不用;f)是否有过剩没退库。3.7.2物料跟踪员发现使用部门领用物料使用不合理或多领物料积压在使用部门,须调查原因并报告物资部负责人处理。3.8现场物料管理3.8.1使用部门领用的物料应严格管理,合理使用。3.8.2现场物料应堆放整齐,标识清楚。下班后要收拢物料,清点清楚,若在野外作业,下班前能搬回厂的尽量搬回,或者需与场地的保安人员交接清楚,以免丢失,并且应有相应的防雨、防晒措施。3.8.3有剩余物料和边角料应及时退回仓库,不能私自处理。3.8.4生产中的半成品,生产部门也应管理好,工序间转移应用《半成品移交单》办理交接手续,具体按《半成品管理制度》执行。3.8.5生产中的坏料或维修换下的坏料也应及时退库。3.8.6物资部物料跟踪员应监督检查现场物料的管理情况,有问题及时纠正。3.9坏料的管理3.9.1坏料仓的坏料也是有价值的,需妥善管理。3.9.2物资部应定期对坏料仓的坏料进行清理分类,有些是可维修的,应按《可维修品管理制度》执行。3.9.3需要报废的坏料,由物资部门提出申请,公司批准,供应部核价。变卖应由行政部和技术开发部进行监督。3.10物料统计报表3.10.1每月月底,物资部应做如下统计报表:a)每月物料收发存明细表;b)原辅材料消耗报表;c)坏料统计报表;d)物资跟踪月报表;e)物资申购使用情况明细表;f)库存物料占用资金月报表;g)各车油耗月报表;h)各部门材料费用消耗月报表;i)各工程队用料汇总表;j)成品出货、库存月报表。3.10.2物资部负责人通过以上统计报表,分析物料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达到减少呆滞料、降低消耗、降低库存占用资金的目的。3.10.3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