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36卷第6期2007年11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JournalofInnerMongolia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Vol.36No.6Nov.2007收稿日期:2007-02-23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课题(NCET-04-0069)作者简介:李嫣(1981-),女,北京市人,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冯立(1962-),男,山西省浑源县人,清华大学研究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科技史与中外科学交流史研究.晚清科学译著《电学》初探李嫣,冯立(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北京100084)摘要:《电学》是我国近代第一部较系统、全面地介绍西方19世纪电磁学的中文译著,在中国近代物理学史和科学传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电学》的英文底本和中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介绍了《电学》译书的时代背景及原著者、译者的情况;梳理了中英文版本的《电学》章节和内容,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书中涉及的电磁学知识和实用技术进行归类整理并择要介绍,对电磁学专业名词的翻译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对本书的翻译水平也给予了评价;最后,将《电学》与其前后出版的同类翻译著作做了比较,指出《电学》一书在电磁学专业翻译方面的开创性以及对其后诸多同类译著的示范和借鉴作用.关键词:《电学》;电磁学;科学史;术语翻译;晚清中图分类号:O4-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28735(2007)0622070122091《电学》及其英文底本简介19世纪下半叶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大批来华传教士带来了大量的西方科技知识和科技书籍.在清朝政府和民间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若干专门的译书机构,翻译并出版的西方科学书籍成为传播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1851年到1900年间,是西方电磁学知识系统传入我国的时期,大量新鲜的电磁学研究的引进成果使国人耳目一新.这50年间先后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电磁学著作以及内容涉及电磁学知识的物理学著作.《电学》就诞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其在引进介绍电磁学方面独具特色,意义十分重大.《电学》是江南制造局译书处的重要译著之一,该书的英文底本名为TheStudent’sTextbookofElec2tricity,直译即为《电学教科书》,于1867年出版[1],是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当时西方电磁学知识的教科书式著作,内容丰富且涉及不少当时西方电磁学的前沿内容,也是晚清流传最为广泛的科学译著之一.《电学》原作者为亨利?M?诺德(HenryMichinNoad,1815-1877),是庞大的诺德家族中的一员.他不仅是19世纪英国知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也是一位电气工程师,曾经师从著名的德国化学家霍夫曼(A.W.Hofmann)学习化学.亨利?诺德曾经在圣?乔治医院的医学院里教授了30年化学,并著有《化学分析手册》(AManualofChemicalAnalysis)一书.诺德是一位很有名气的教科书作者,尤其是他编写的一些电气方面的教科书,给他带来了名声.1839年,他为电学、磁学以及电磁学等课程编写了第一本相关的教材.1857年,他又编写了《电学手册》(AManualofElectricity),这本书在很长时期内被作为本学科的教科书来使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867年,他的TheStudent’sTextbookofElectricity(即《电学》)出版发行.在19世纪的中国,《电学》是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电磁学的中文译著.全书共10卷8册,其中有插图402幅,计23.8万字[2],另有卷首总论源流,简单介绍了电磁学发展史.《电学》由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口述,中国学者徐建寅笔述,1879年由上海江南制造局首次出版发行[3].本文利用的《电学》汉译本为清华大学图书馆古籍书库收藏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刊本,所选用英文底本TheStudent’sTextbookofElectricity于1867年出版,现藏于剑桥大学图书馆.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第36卷表1《电学》中英文版本目录结构对照中文译本英文底本卷首总论源流卷一(上、下)摩电气PartIFrictionalElectricity一章论测验电气ChapterI二章论附电气ChapterII三章发与容之器ChapterIIIApparatusforExcitingandAccumulatingElectricity四章论来顿瓶ChapterIV五章论空气之电气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