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优秀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优秀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优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优秀1图书借阅工作是图书馆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校图书管理质量和效率,为规范此项工作,特制定如下制度:一、借阅对象:本校师生员工。二、学生借阅图书原则上由班级课任教师办理。每次借阅图书数量不超过班级人数,借期为一学期。(借阅期间完成相应的`借阅记录)三、本校教职工个人借阅每人每次最多借书5本,借期不超过一个月(30天),到期归还,若归还不了需办理续借手续。教学用书每学期结束归还一次。专业杂志每次借1本,最多一星期。阅览室的报刊,一律不外借。四、所有借阅图书每学期(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必须清还一次。五、图书要加强爱护,不允许乱写乱画,有破损、遗失要赔偿。(赔偿办法见龙三中心小学图书遗失和损坏赔偿制度)六、借出的图书,如遇学校工作需要,借阅者必须及时归还。七、教职工调离学校时,借阅图书、报刊必须全部还清。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优秀2一、教职工借阅制度1、凡我校教职工均应持本校的借阅证借阅。2、借阅证只限本人使用,他人不能代代。3、工具书、珍贵书、特藏书等均不外借,限在室内查阅。4、每次限借阅刊量为:职工不得超过4本,教师不得超过8本。5、每次借阅期限为:文艺书二星期;教参一个月,如应教学需要,可续借一次。6、如不及时办理还书或续借,逾期罚款。7、教职工应爱护图书,不得撕页,如有违反视情节轻重予以罚款。遗失图书者,按原价的3-5倍价值赔偿。二、学生借阅制度1、凡我校学生均应持本校的'借阅证借阅。2、借阅证只限本人使用,他人不能代借。3、借阅时需保持安静,不得喧哗、吵闹,要听从管理人员的管理。4、每人每次限借阅2本,其中专业书1本。5、借阅人员要爱护书籍,如有卷折、扯、碎、缺、涂、损坏条行码等现象,将视情节轻重予以赔偿。6、遗失图书者按原价的3-5倍价值赔偿。7、每次借阅期限为二星期,如有特殊需要须办续借手续,续借只限一次,逾期不还者将予以罚款。8、如发现偷书现象,则直接送学校政教处作违纪处理。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优秀3一、图书室、阅览室规则:1、图书室、阅览室应持续绝对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持续安静的学习环境。2、进入图书室、阅览室严禁抽烟。3、阅览室内陈列的杂志及参考书、工具书只能在阅览室内阅读,不得携出室外,也不出借。4、学校确定的贵重书籍、绝版本,只准在图书室查阅,一律不出借。5、外单位如需向本校图书室借阅图书,须经教导主任同意,出具借据,写明归还日期,方可提书。6、凡调离本校的教职工和毕业生、转学生务必归还所借图书方能离校。7、各人所借图书,应妥善保管,如有涂污、撕损或遗失者,酌情赔偿。二、教职工借还书规则:1、教师借业务书借期为一学期,期末将所借的用书及时归还图书室。2、教职工借阅其它书籍每次限借二本,期限为一个月。三、学生借还书规则:1、凭图书室发放的'借书证借书,不得代借。学生离校时应办理还书手续。2、学生按规定日期凭借书证借阅图书,每次限借一本。3、毕业班学生于毕业考试前一个月停止借书。四、赔偿制度:1、读者应爱护图书,因污损但不影响流通的,按损坏程度酌情赔偿;不能修补者按原价赔偿。2、遗失图书原则上务必赔偿相同版本的原书,如无法购到原书,则按原价加倍赔偿,贵重书和绝版本须以4--5倍价格赔偿。3、成套多卷书(二本以上)如遗失一本,按成套书价赔偿,但原书仍由图书室收藏。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优秀4今年以来,认真落实教育系统“隐患治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号)通知精神,狠抓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和阶段性成果,有力地维护了教育系统安全稳定。为进一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年”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巩固和扩大隐患排查专项治理成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继续保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再整改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除隐患、保平安、促和谐,积极推动“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全力维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二、工作目标通过再排查、再整治,进一步落实学校(包括幼儿园,下同)安全工作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机制、防控机制、重点危险源的监控机制,加强分级管理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学校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全面排查治理学校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薄弱环节,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一般隐患整改率达到100%、重大隐患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