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5讲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描述的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描述的是初速为v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描述的是初速为v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2)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中A、B的斜率为正,表示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C的斜率为负,表示C作匀减速直线运动。(3)v-t图线与横轴t所围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其中t轴上方所围“面积”为正,轴下方所围“面积”为负(实际上意义即对应的位移为负)。1.图为一物体的v-t图线,则由图可知:()A.第二个4s内位移为零,B.6~8s内速度增大,加速度不变,C.6s末速度为0,位移为0:D.10s内位移为20m,2.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路标P,以后甲一直作匀速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Q时的速度又相同,则最先到达Q处的汽车是:()。A.甲车B.乙车;C.丙车,D.三车同时到达。3.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t,设物体在t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平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平均=;B.v平均>C.v平均均<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4.质点从静止开始向右作加速度为lm/s2的匀加速运动,经1s后,第2s加速度方向向左但大小不变,以后每隔1s加速度方向都改变一次,但大小不变,则1min后物体在()A.原位置.B.原位置左0.5m.C.原位置右5m.D.原位置右30m.5.四个质点作直线运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四个质点在2s内速度的变化率相同.B.在2s末,只有质点乙离出发点最远.C.在第2s内,质点甲、乙都做加速运动.D.在第2s末,乙、丙两质点离出发点距离相等.6.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s/2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t/2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A.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7.一个物体从静止起做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个位置,B为AC的中点,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为a1,在BC段的加速度为a2,测得物体在B点的瞬时速度vB=(vA+vc)/2,关于a1和a2的大小关系是()A.a1>a2B.a1<a2C.a1=a2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在0-t2时间内,甲的位移逐渐减小,乙的位移逐渐增大;C.在t1时刻甲乙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在0-t1时间内,甲在前乙在后,甲乙间距离逐渐增大,在t1-t2时间内某一时刻乙赶上甲并超到前面去。9.甲、乙同时由静止从A处出发,沿直线AB运动,甲先以加速度a1作匀加速运动,经一段时间后,改以加速度a2作匀加速运动,到达B的速度为v,乙一直以加速度a作匀加速运动,到达B的速度也为v,已知a1>a2,则:()A.甲、乙可能同时到达B;B.甲一定先到达B,C.经过AB中间任一点时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D.经过AB直线上某一点时,甲的速度可能小于乙的速度。10.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的已知条件()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的路程.C.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起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任何一个.11.如图是直线运动的A、B两质点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A)B的加速度比A的加速度大(B)2s末A、B两质点在P点相遇t/ss/m01234512345(C)A的速率大于B的速率(C)B的速率大于A的速率tyo12.如图所示为一小球从水平桌面上方一点自由下落与桌面经过多次碰撞最后静止在桌面上的运动过程。图线所直接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物理量随时间变化过程()(A)位移(B)路程(C)速度(D)加速度t/sa/m·s2o1234-4813.一物体沿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且同时开始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关于它前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前3s内先加速后减速,3s末回到出发点第3s末速度为零,第4s内反向加速第1和第4s末,物体的速度为8m/sostt1t2t3t4前4s内位移为16m14.图中为作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