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层教学楼设计开题报告.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五层教学楼设计开题报告.pdf

五层教学楼设计开题报告.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土木工程设计题目:江苏某市中学办公楼设计指导教师:年月日.缝隙仅通过钢筋柔性连接。但当填充墙采用砌体墙并与框架结构为刚性连接时,例如砌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体填充墙的上部与框架梁底之间充分“塞紧”,或采用先砌墙后浇梁的施工顺序时,则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将发生侧向变形,填充墙将起斜压杆的作用。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刚性填充墙对框架侧向刚度有较大贡献,但要注意尽量使结构的整体抗侧刚度对称,以免地震时产生过大的整体扭转。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其侧移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侧移由柱和梁的弯曲变形产生;第二部分由柱的轴向产生变形。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做成有较大空间的会议室、餐厅、车间、营业室、教室等。需要时,可用隔断分隔成小房间,或拆除隔断改成大房间,因而使用灵活。外墙用非承重结构构件,可是立面设计灵活多变。如果采用轻质隔墙和外墙,就可大大降低房屋自重,节省材料。框架抗侧刚度主要取决于梁、柱的界面尺寸。通常梁柱界面惯性矩小,侧向变形较大,这是框架结构的主要缺点,也因此而限制了框架结构的使用高度。通过合理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可以获得良好的延性,即所谓“延性框架”设计。它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但是由于框架结构层次变形较大,在地震区,高层框架结构带来的另一种问题是,容易引起非结构构件的破坏。框架结构构件类型少,易于标准化、定型化;可以采用预制构件,也易于采用定型模板而做成现浇构件,有时还可以采用现浇柱及预制梁板的半现浇半预制构件。现浇结构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在地震区应优先采用。综上所述,在高度不大的高层建筑中,框架体系是一种较好的体系。办公楼在进行设计时,不单要满足各自的使用功能要求,而且要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使用环境,具有满足人们生理要求的功能。因此建筑应具有良好的朝向,以及保温、隔热、采光、通风的性能。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和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等组成。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这些都要求我们设计者,在设计之前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其所属位置地理状况、经济条件和气候条件等。而作为本课题中框架结构的办公楼,为学校办公楼且其占地面积有限,所以需要考虑因素的很多。通过毕业设计这一时间较长的专门环节,能培养我们综合应用所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关技能,解决具体的框架结构设计问题,从而提高工程应用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1]程文瀼、颜德姮.《混凝土结构》中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包世华.《新编高层建筑结构》(第二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3]李必瑜、王雪松.《房屋建筑学》(第三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浙江省建筑设计院[5]薛素铎、赵均、高向宇.《建筑抗震设计》(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7[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分,主要做好以下三点:(1)、做好“强柱弱梁”的设计。(2)、做好“强剪弱弯”的设计。(3)、做好“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由上述可知,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运用各种通用图集和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地方标准,完成多层建筑的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设计及建筑图、结构图、施工图的绘制。这不仅要求我们有较强文献检索、规范应用、图集观摩、综合应用所学各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具有独立思考、独立设计、创新的精神。毕业设计课题工作进度计划:熟悉课题、收集资料1月16日~2月23日毕业实习:2月24日~3月07日开题报告:3月08日~3月12日开题答辩:3月13日建筑设计:3月14日~3月28日结构设计:3月29日~4月24日计算机计算:4月27日~5月08日成果整理、修改、装订:5月11日~5月29日交论文:5月29日准备并答辩:6月1日~6月10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意见: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结果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