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凝血因子检查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4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项目-凝血因子检查学习PPT教案.pptx

项目-凝血因子检查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项目14凝血因子检查模块1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检验基础理论血液离体,血细胞下沉。上层析出的黄色清亮液体是血清?还是血浆?血浆:离开血管的全血经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沉淀,所获得的不含细胞成分的液体,即血浆。血清:离体的血液凝固之后,经血凝块聚缩释出的液体,即血清。血清与血浆的区别:主要在于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能转换成纤维蛋白,具有凝血作用。血液凝固定义: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方式:激活凝血系统,使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网加固血小板血栓(有效止血)。血管损伤暴露血管内皮下胶原血小板激活(粘附、聚集、释放)血小板止血栓血凝块形成(一)凝血因子(bloodclottingfactor)定义: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种类:13种(其中FVI是FVa,实为12种)。因子凝血因子的特点①除Ca2+和磷脂外,其余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②除FIII(组织因子)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于新鲜血浆中,FⅡ、Ⅶ、Ⅸ、Ⅹ在肝脏合成,需维生素K参与。③凝血因子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存在血液中,经其他酶水解后暴露或形成活性中心,才有活性,这一过程称凝血因子的激活。激活后,在该因子右下角标上“a”④在凝血中起酶促作用的因子有FⅡ、Ⅶ、Ⅸ、Ⅹ、Ⅺ、Ⅻ、XIII、前激肽释放酶。⑤在凝血中被消耗的因子是Ⅱ、Ⅴ、Ⅷ、XIII;最不稳定的是Ⅴ、Ⅷ。a.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阶段;b.凝血酶原的激活;c.纤维蛋白的生成Ⅹ模块1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检验内源性凝血途径1、静脉采血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质量控制】1.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要准确。2.标本放置不宜超过3h,温育时间不宜少于3min。3.分离血浆时,离心速度和时间要够,务必除去血小板,特别是用于肝素治疗监测时。4.若正常对照延长,应重新配制试剂。5.APTT测定因所用的激活剂不同,以及部分凝血活酶来源及制备的不同,均可影响测定结果。6.用自动血液凝固仪测定APTT,可提高检测速度和结果精确性,但仪器本身也会产生一定误差,1995年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tteeofThrombosisandHaemostasis,ICTH)和ICSH已开始合作研究应用APTT监测肝素治疗时的标准化问题。【临床意义】基本与凝血时间意义相同,但敏感性高。目前所用的大多数APTT测定方法,凡当血浆凝血因子低于正常水平的15%~30%即可异常。1.APTT延长(超过正常对照10s以上)主要用于发现轻型的血友病。虽可检出因子Ⅷ:C水平低于25%甲型血友病,但对亚临床血友病(因子Ⅷ大于25%)和血友病携带者敏感性欠佳。结果延长也见于因子Ⅸ(血友病乙)、Ⅺ和Ⅻ缺乏症;血中抗凝物如凝血因子抑制物或肝素水平增高时;当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及因子Ⅴ、Ⅹ缺乏时也可延长,但敏感性略差;其他尚有肝病、DIC、大量输入库存血等。2.APTT缩短见于DIC,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3.肝素治疗的监护APTT对血浆肝素的浓度很为敏感,故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实验室监护指标。此时,要注意APTT测定结果必须与肝素治疗范围的血浆浓度呈线性关系,否则不宜使用。一般在肝素治疗期间,APTT维持在正常对照的1.5~3.0倍为宜。模块2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检验外源性凝血途径1、静脉采血(同前)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PT测定通常用于以下三种情况:(1)出血性疾病的病情观察和出血及手术时应补何种凝血因子的检查;(2)用于检查肝合成维生素K依赖因子(因子Ⅱ、Ⅶ、Ⅹ)是否减少,是维生素K缺乏、肝脏病的一项检查指标;(3)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如心肌梗塞)和人工瓣膜使用者,在应用双香豆素等口服抗凝剂进行抗凝治疗时的监控项目。【操作方法】1.在试管中加入109mmol/L枸橼酸钠或0.1mol/L草酸钠溶液0.2ml,然后加受检血1.8ml混匀,低速离心,分离血浆。2.取小试管1支,加入血浆和兔脑粉浸出液各0.1ml,37℃预温,再加入0.1mlCaCl2溶液37℃预温,立即开动秒表,不断倾斜试管,至液体流动停止所需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重复操作2~3次,取平均值,并作正常对照。【临床意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见于:1.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如Ⅰ、Ⅱ、Ⅴ、Ⅶ、Ⅹ因子之一或两种以上异常时。但单一凝血因子异常时,其活性要减少到一定水平,PT才延长。如因子I要<1000mg/L,Ⅶ<5%,Ⅱ、Ⅶ、Ⅹ要<10%。2.后天性凝血因子异常,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慢性胃肠疾患、阻塞性黄疸)、纤溶亢进、DIC后期、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及使用抗凝药物,如双香豆素类等。模块3血友病病例既往史:平素体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