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实习体会.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隧道实习体会.doc

隧道实习体会.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范本,供参考!最新范本,供参考!最新范本,供参考!隧道工程实习报告1前言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于毕业学生的要求逐步提高,我们不仅要掌握牢固的理论基础知识,对所学领域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且还要能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毕业实习是锻炼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实习就是要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能在毕业后尽快承担任务进入角色学以致用的目的。施工现场感官的学习和了解让我对隧道工程的组成部分及关键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新奥法隧道施工的每一步施工工序及各工程机械、材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虽然实习期间自己的本质工作并不是很多,但会经常到施工现场参观学习,观察工人的每一步工序操作及注意事项,通过与现场的工作人员的交流,更加丰富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每天坚持写施工日志,总结所见所闻并融入自己的想法。实习仅仅是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时间的第一步,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要学会融会贯通,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2实习目的2.1通过施工现场操作和参观,了解隧道和道路施工的基本工序和施工方法、操作要点,主要机具设备及用途、质量要求;2.2通过现场操作和学习,掌握监控量测的基本内容和监测方法,熟悉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基本数据的处理和分析;2.3了解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各方(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的职责;及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系统、各部门的职能和相互关系,了解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成,了解各级技术人员的职责与业务范围;2.4看懂实习工程对象的建筑、结构施工图;了解工程的性质、规模、生产工艺过程、建筑构造、围岩地质特点等。3工程概况乌鞘岭隧道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陈家沟沟口,出口位于兰泉村,是永古高速公路的重点建设工程。隧道设计为分离式双向4车道,左、右幅间距42m,左线长4902.5m,右线长4905m,净宽10.25m。隧道位于祁连山高寒亚干旱区,穿越中高山岭地貌区,海拔在2850~3050m。隧道洞身段围岩主要为砂岩、砂砾岩、碳质岩。隧道设计车速为,根据隧道所处地形,地质条件按分离式设计,左右幅间距为42m,每幅为单向双车道,隧道建筑限界:行车道宽度7.5m,左侧向宽度,0.5m,右侧向宽度0.75m,检修道宽度各位0.75m,建筑限界净宽为10.25m,限界高度5m,紧急停车带的宽度包括右侧向宽度为3.5m,紧急停车带建筑限界净宽为13米,净高5米。图1隧道右线进口隧道主洞内轮廓拱部采用R=543cm单心半圆,侧墙采用R=793cm大半径圆弧,仰拱半径为1500cm,仰拱与侧墙间采用R=100cm小半径圆弧连接,隧道断层破碎带VI级围岩段内轮廓拱部采用R=573cm单心半圆,侧墙采用R=823cm大半径圆弧,仰拱半径为1500cm,仰拱与侧墙间用R=150cm小半径圆弧连接;隧道紧急停车带段拱部采用R=737cm圆弧,侧拱半径R=793cm圆弧,侧墙采用R=793大半径圆弧,仰拱半径为R=1800cm,仰拱与侧墙间采用R=150cm小半径圆弧连接。主洞内路面宽度为8.75m,拱顶高7.03m,紧急停车带段路面宽度为11.5m,拱顶高7.62m,行车横洞断面IV-V级围岩按三心圆曲墙式衬砌设计,建筑限界净宽4m,净高5m,人行横洞断面按单心圆直墙式衬砌设计,建筑限界净宽2m,净高2.5m.隧道地处高寒,高海拔乌鞘岭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较为脆弱,隧道进出口采用削竹式洞门形式,开挖坡面采用“绿色”防护措施,为克服隧道洞口南向自然光线强的不利因素,隧道南洞口增设25m长钢管混凝土格栅钢架,使得光线过渡自然,改善行车视线条件,消除安全隐患,美化洞口环境。隧道洞身段衬砌按新奥法原理施工,初期支护以喷,锚,网为主要支护手段,喷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IV-VI级围岩及紧急停车带路段增加钢拱架或格栅钢架支护,辅助措施为在IV级围岩紧急停车带,V级围岩及紧急停车带段,VI级围岩段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超前管棚,或自进式超前管棚注浆预加固围岩。V级围岩,IV级围岩断层影响带段,紧急停车带段二次衬砌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图2施工现场布置图4实习内容4.1施工工艺及开挖方法乌鞘岭隧道跨度教大,地表沉陷要求严格,围岩条件较差,单侧壁导坑法难以控制变形,因此采用双侧壁导坑法。现场实测表明,双侧壁导坑法所引起的地表沉陷仅为短台阶法的1/2左右。这种方法一般是将断面分成四块:左、右侧壁导坑1、上部核心土2、下台阶3。导坑尺寸的宽度不宜超过断面最大跨度的1/3。左、右侧导坑错开的距离,应根据开挖一侧导坑所引起的围岩应力重分布的影响不致波及另一侧已成导坑的原则确定。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作业顺序为:(1)开挖一侧导坑,并及时地将其初期支护闭合。相隔适当距离后开挖另一侧导坑,并建造初期支护。(2)开挖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