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古代文化展览讲解词.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深圳古代文化展览讲解词.doc

深圳古代文化展览讲解词.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代深圳前言:深圳是改革开放后才迅速崛起于南海之滨的一座现代化移民城市。它年轻、美丽、充满朝气和活力,当代改革的许多大事件在此轰轰烈烈发生上演。但深圳绝非“一夜新城”,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本。经过我馆和深圳市历史和考古工作者二十多年来的艰辛劳动,今天我们用深圳地下出土的闪光的文物,配合文献资料,初步勾划出古代深圳历史的轮廓,这就是反映在《古代深圳》先民足迹、城市开端、海洋经济、海防重镇、古代移民五个部分的陈列。总的来说,在我们这片南海之滨的沃土,有着七千年的开发史,一千七百多年的郡县设立史,六百年的南头城和大鹏城史,三百多年的客家移民史。可以这样说,展览所展示的一件件文物、一段段史料,构筑了深圳历史文化的根基。浩瀚大海卷起阵阵巨浪,拍打着礁石,勇敢的海鸥在浪花中展翅翱翔。海洋哺育了生命,也孕育了文明。浪花卷起黄沙,仿佛也掀开我们这方土地片片历史。请看,深圳的原始先民就有如这位少年无畏大浪的荡涤,勇敢地涉足大海,走向文明,走向发展。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先民足迹和许多内地城市历史发展一样,早在7000年前,深圳原始先民就已经来到大鹏湾畔,在这块枕山面海的土地上生活、繁衍,并将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现在几乎所有深圳地区。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开创了深圳的历史。1:0:1深圳先秦时期遗址、墓葬分布示意图。从这张分布图可以看出,深圳各区都有先秦时期的文化遗存分布,但分布最密集的应该在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一、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深圳目前发现的最早文化遗存为距今7000年左右的(考古学上称为新石器时代中期)海湾沙丘遗址,以咸头岭和大黄沙遗址为代表。此类遗存均存在于海湾岬角内的沙丘上,背山面海,旁有古泻湖平原,并有山间小溪流入大海。这种避风、向阳、前可渔、后可猎、旁可耕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人类生存。其中的咸头岭遗址为深圳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文化遗址,也是环珠江口地区最早、发掘面积最大、遗物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咸头岭文化遗物以陶器和石器为主,陶器陶质有夹砂陶、泥质彩陶和白陶,器型有釜、罐、盆、圈足盘、钵、尊、簋、豆、器座等,纹饰以绳纹和极具地方特色的波浪纹、贝划纹、贝印纹为主。石器以磨制石器为主,也有部分直接以天然石料作为工具使用。器型有锛、斧、凿、砧、敲砸器、刀、砺石、有槽石拍、圆饼形器等,其中有槽石拍、圆饼形器颇具特色。咸头岭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重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沙丘遗址之一,1981年至2006年共经过五从次发掘,2007年被中国考古学会等单位评为“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1:1这是原始先民在滨海沙丘遗址居住的复原场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条件下,原始先民生产和生活条件都是很艰苦困难的,他们用原始的方式在制作石器工具,制作陶器,海中有他们划独木舟捕鱼的身影,远山隐约可见先民在狩猎,茅屋处妇女们在用陶罐炊煮食物,一群天真活泼的儿童在她们身边追逐玩耍。1:1:2,1:1:3咸头岭类型文化遗存出土文物介绍这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新石器时代中期咸头岭类型文化遗存出土的部分文物。背景是1咸头岭遗址第四次发掘的地层断面,文物就是从地层下层部位出土的。可以这样说,地层就是一本“无字地书”,每一层出土遗物都反映瞬煌逼诘奈幕畔ⅲ夭愦釉绲酵聿悴愕?压,通过对出土的文物分析,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可以解读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在咸头岭类型遗存所出土的文物中,早期陶器以手制夹砂陶为主,为日常生活用具。其中陶釜是炊煮(烧饭)器,罐、盆、钵等为盛器(盛水、粮食等)。另有少量的泥质彩陶和印纹白陶,应为祭祀或举行某种重要仪式活动中所使用的器物。有彩陶圈足盘、印纹白陶簋、钵、尊等。石器中以斧、锛为主。斧、锛是先民的日常生活、生产工具,经加工磨制而成,先民用它们砍伐树木,营建窝棚。石锤、敲砸器、石砧等大多用天然石料并经略为加工而成,用来制作石器工具和粮食加工等。1:1:4陶器纹饰,a:波浪纹b:彩陶照片c、d;绳纹、贝划纹、贝印纹e:几何纹和一太阳纹1:1:5有槽石拍:这种石器在深圳新石器时代沙丘遗址普遍出土,出土时都破碎残缺。我馆馆藏的这件石拍为大梅沙新石器时代沙丘遗址出土,是环珠江口所有出土的石拍中最完整、最精美的一件。呈圆角长方形,体扁薄,正面有平行直线凹槽,贯穿上下两端,背面及四周磨制光滑,背面四角有钻孔。(可询问观众猜测石拍的用途,)关于这种石器的用途,学术界有多种意见,有学者认为石拍是先民制陶中使用的工具,即在制坯成型时用于拍打陶器表面使之致密、规整,并且形成了陶器表面的网格纹和绳纹。还有学者认为是古人用来磋磨加工食物或搓澡(类似于现在的搓石)的工具。还有学者认为此类石拍是先民制作树皮布时使用的拍打工具。1:1:6彩陶圈足盘:为目前珠江三角洲沙丘遗址中出土遗物中最精美的文物,代表了当时高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