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第三四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1.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第三四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1.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第三四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石拱桥课题:《中国石拱桥》(第三、四学时)课型新知预展学习目标:1、说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征,并且进行比较分析。2、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3、找出文中的说明方法。学习重点:1.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2.找出文中的说明方法。交流探究对于桥,我们首先应该注重它的实际功能。课文中说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这样先说外观,再说功能,是不是主次颠倒?另外,“不但---而且---”是否应删去?二、作者分别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哪些特征,侧重点相同吗?介绍的顺序相同吗?为了准确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想一想,如果把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得石桥。本文为了把事物介绍更清楚、具体,更形象生动,使用了一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说说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告诉大家好吗?梳理小结拓展延伸“说不尽的桥”:1、了解一些桥的名称的由来:2、搜集有关桥的诗歌、对联、成语、故事与传说:导入: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