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日出》(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日出》(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日出》(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日出》导学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文章脉络2、学习作者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写作手法。3、尝试背诵最后一段。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作者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写作手法。四、深入探究分析第二部分:1、提问:作者特意到什么地方去看日出?有没有看到?明确:两个看日出的胜地(1)、在印度的科摩林海角由于云雾遮住了东方,没看成(2)、在黄山狮子林由于下雨,只得作罢2、提问:作者的宿愿实现了吗?明确:作者终于“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3、提问:作者对这次的日出是怎样描写的?明确:分三层来描写:日出前——上空游动微明,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了一片清冷的淡蓝色的晨曦。日出时——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岸了。(突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色彩也由“暗红”变成“发亮”,“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红得透亮”,“闪着金光”,作者连用两个比喻:“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日出后——“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它照亮了一切,照红了一切。备注:问题的提出要由浅入深,学生先回答,教师再总结五、拓展延伸齐读有关日出的描写,归纳写作特色:1、映衬、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海涅描写的、屠格涅夫描写的日出图的引用,不管是在色彩上还是在动态描绘上,都为刘白羽描写的日出图作了衬托。2、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揭示出日出的象征意义。日出的象征意义,热情地赞美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如朝阳东升,光彩夺目,雄伟瑰丽,正像朝阳那样年轻,富有巨大的生命力,并进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欣欣向荣、无限美好、如花似锦的今天和明天。课堂练习做一做,我一定行!(1)作者写落日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写两次读到的日出,第一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自己看到的日出是在_______看到的,并称它是最_____最______的日出景象.(4).回忆课文的最后一段,按照课文内容给下列景物调入恰当的颜色:暗红②磁蓝③黑沉沉④墨蓝⑤鲜红⑥淡蓝()的浓液→()色的晨曦→()色的光芒→()色的云霞→()色的太阳(5).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依照例句的句式与修辞,写一个句子。例:太阳——一出世就光芒万丈,照得满天都是火一样的金云。仿写:星星——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2、模仿课文归国看日出的写法,写学校跑操的完整过程备注:体现分层次性板书设计:日出刘白羽幼时盼望看日出:日出富有魅力日落虽妙,不免有萧瑟之感看日出——看火、热、生命、光明的诞生无缘看日出,只好读日出1、海涅:冬季、云雾缭绕中的日出。2、屠格涅夫:秋季柔和明丽中的日出。痛失两次看日出的机会:1、在印度的科摩林海角2、在黄山狮子林不经意在飞机上看到日出: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文章内容,了解写作特色,品味文章语言,最后带领同学们归纳出写好写景散文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的写作。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