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中国近代文明.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专题二 中国近代文明.doc

专题二中国近代文明.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二中国近代文明第3讲中国近代精神文明史论对位: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这次变法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它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发展开辟了道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它也是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在政治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先进分子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也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4.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爱国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逐渐分化。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开始分裂。【典题训练】1.(2010·上海高考)某学生要以“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及其影响”为主题撰写小论文,他可以选择的研究对象有A.商务印书馆、利玛窦B.《几何原本》、冯如C.商务印书馆、冯如D.同文馆、利玛窦【解析】选C。在题干中把握住关键词“近代以来”。近代科技的引进者:冯如;西书的翻译与出版:商务印书馆。2.(2010·海南高考)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解析】选D。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康有为的文章,排除A项;材料中称西方列强为欧洲诸邦,不是沿袭传统的夷夏观念,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排除C项;“变局论”是王韬在1864年《代上苏抚李宫保书》中提出。主张同外国进行商战,进行变法,故正确选项为D项。3.(2010·江苏高考)“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广大民众的觉悟是实行民主政治的根本条件,由此推断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是批判封建正统思想,促进国民思想解放,故D正确。A项是维新派的思想之一;B项是新文化运动的目的之一,但不是根本目的;C项与材料观点明显不符,陈独秀并没有批判立宪道路,所以A、B、C都不正确。【高考真题探究】1.(2010·北京高考)“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A.魏源B.王韬C.宋教仁D.胡适【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规范解答】选B。本题考查清末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题干材料是一段文言文,表达的意思比较浅显:“君为主”(即君主专制)与“民为主”(即民主共和)皆不如“君民共治”(即君主立宪)。而王韬作为早期维新派,自然主张君主立宪。所以选B。魏源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著有《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护君主专制;宋教仁是同盟会(国民党)成员,主张民主共和。胡适的考点一般在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等等。2.(2010·江苏高考)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孙中山【命题立意】本题以历史评论语为情景,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规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