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中国近代史专题学习目标所谓“近代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以及与之伴随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等各方面的变化。层面: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上的科学化资产阶级革命国外:西方资本主义日新月异,工业化浪潮席卷欧美及世界1640年,英国爆发;1789年,法国爆发;1776年,美国发表“独立宣言”,建立。1840s,英国率先完成,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国内:自“康乾盛世”至“嘉道衰落”1750年的时候,中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的32.8%,而整个欧洲仅占23.2%;到1800年时,中国占33.3%,整个欧洲占28.1%。到1830年时,中国下降到29.8%,欧洲上升到34.2%;到1860年,中国下降为19.7%,欧洲则为53.2%,其中英国为19.9%,第一次超过了中国。,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李鸿章(1823-1901)梁启超(1873-1929)孙中山(1866-1925)陈独秀(1879-1942)毛泽东(1893-1976)地主阶级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的内容,积极思考以下问题,6分钟后比谁能准确回答以下问题: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2、列举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3、列举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时间1894年,1905年8月,1906年,1911年,1912年,1924年,陈独秀讨论洋务派主观目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端。1.时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这个角度来看,是成功的;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因而从这一角度来讲,是失败的。新文化运动在近代化中有何作用?一是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即开展民族民主革命);二是实现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即进行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国内形势有何变化?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指出与其对应的阶级或阶级派别?面对民族危亡清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见右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四:见下图“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徵传》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你有何感悟?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你有何感悟?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准将,率领舰队打开日本国门,逼迫幕府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几乎是同样的遭遇,日本与中国相比,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今天的日本,每年的七月份,举国上下纪念佩里将军。尽管当年佩里仗著船坚炮利迫使日本签订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但后世的日本人并不视之为仇敌。相反,日本人有感佩里促使日本开放改革,走上富国强兵之路,视之为日本的恩人。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不懈探索,寻找救国救民道路,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抱憾而终。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但农民起义、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制等种种救国方案都相继失败了。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丧权辱国,成了旧中国长期无法消除的病疠。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志气的民族。为了探求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中国的先进分子带领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在苦难和挫折中求索、在风雨飘摇中前进,敢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表现出了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课后思考近代化的探索中考热点中国梦与近代化的探索谢谢本题考察学生对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认识,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解答如下:(1)阅读材料一,李鸿章说的办了一辈子事,练兵,海军等,根据所学知识,这是指李鸿章参与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军事,教育,国防近代化的历程,它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培养了大批近代科技人才。(2)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思想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解读材料三的图片,判断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3)根据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四大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考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近代化过程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线索归纳和掌握程度以及对历史事件的识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