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教案教案头课次2授课日期编号2基本课题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特点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移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特点重点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难点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课型讲授学时2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方法能力培养1移动通信定义2移动通信分类及工作方式3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101移动通信分类及工作方式2移动通信发展简史3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特点70多媒体思考题1根据移动通信的特点,对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要求?22G和3G系统有何不同?10课后记:1.3移动通信发展历史1.3.1移动通信发展简史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20年代,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40年代现代移动通信的趋步阶段,只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使用对象:船舶、航空、警车等专用无线电通信及军事通信。特点:专用系统开发,工作频率较低。代表:美国底特律车载无线电系统,该系统工作频率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2)第二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使用对象:公用移动通信业务问世特点:从专用移动网向公用移动网过渡,接续方式为人工,网络容量较小。代表:1946年,美国圣路易斯的公用汽车电话网;随后,西的、法国、英国也相继研制了公用移动电话系统。(3)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是移动通信改进与完善的阶段特点: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实现了自动选频与自动接续。代表:美国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和德国的B网(4)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是移动通信的蓬勃发展时期特点:蜂窝状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迅速发展代表: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的先进移动电话系统、日本的800MHz汽车电话系统、西德的C网、英国的全地址通信系统等(5)第五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和成熟时期特点:频率利用率高、移动设备简单、业务种类多样、容量大代表: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GSM)移动通信技术在第五阶段的发展中,还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由于受到传输带宽的限制,不能进行移动通信的长途漫游。第一代移动通信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保密性差、通话质量不高等。②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和CDMA两种体制。目前,中国移动的135~139手机号码,中国联通的130~132手机号码都是GSM手机。虽然2G克服了1G的弱点,语音质量、保密性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由于2G采用不同的制式,移动通信标准不统一,用户只能在同一制式覆盖的范围内漫游。③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3G),与1G和2G相比,3G有更宽的带宽,3G的带宽可达5MHz。目前全球有三大标准,分别是欧洲提出的WCDMA、美国提出的CDMA2000和我国提出的TD-SCDMA。3G网络将高速移动接入和基于互联网协议的服务结合起来,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和宽带多媒体服务,提高了无线频率利用效率,从而为用户提供更经济、内容更丰富的无线通信服务。1.3.2发展趋势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1)建立在新的频段(比如5~8GHz乃至更高)上的无线通信系统;(2)基于分组数据的高速率传输;(3)真正的“全球一统”系统;(4)基于全新网络体制的系统;(5)融合了数字通信、数字音/视频接收和因特网接入的崭新的系统。1.4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特点1.4.1移动通信系统组成移动通信系统组成示意图如图1-9(P12)所示。1、交换分系统,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归属位置登记处(HIR)、被访问位置登记处(VLR)、设备识别登记处(EIR)、鉴权中心(AC)和操作管理中心(OMC)等基本组成部分,它是移动通信系统的控制交换中心,也是与公众通信网的接口。2、基站分系统,包括基站控制器(BSC)和若干个由基站控制器控制的基站收发信系统(BTS)。基站的主要作用是负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资源的管理,实现固定用户与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传送系统信号及用户信息。3、移动用户终端,主要形式有车载台、手持机等,由收信机、发信机、频率合成器、数据逻辑单元、拨号按键、送话器和受话器等组成。在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除了电话业务外,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非通话业务,如短消息、数据传输、手机上网等功能4、操作和维护子系统,包括对电信设备的网络操作与维护、注册管理和计费、移动设备管理。1.4.2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确定移动通信的频段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电波传播特性,天线尺寸;2、环境噪声及干扰的影响;3、服务区域范围、地形、障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