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摘要】近年来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有效地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在我担任班主任的两年多里,我碰到过好些面临不同家庭问题的学生,复杂多样的家庭变故,冲击着这些孩子稚嫩的心灵,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严峻的考验。如何帮助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走出心理的阴影,使他们成长为活泼向上的阳光少年,已经成为当前班主任工作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教育【正文】随着离婚率不断上升,加上不断增多的意外事故及疾病、未婚先孕等因素的影响,单亲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学校中单亲家庭学生的比率也随之越来越高,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发展、品德行为、学习成绩、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对学生本人的发展及学校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点:1、心理健康方面:(1)存在着矛盾心理单亲家庭的学生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得不到别人尊重的矛盾。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可是,因为进入高中后课业负担加重,家人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学习成绩提高慢,经常遭受父亲或母亲的唠叨,在老师父母中失去了信任的基础,因此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这种矛盾的心理使他们感到心理失衡。学生的上进愿望与意志薄弱的矛盾。人人都有追求上进的愿望,高中学生更是如此。他们不想总是落后于别人,也不想自己存在这么多的问题,也想去改正,但是由于他们意志力薄弱、自制力较差,无法控制并严格要求自己按规范做事,反而表现为行为的反复变化。道德良知犹存但又以自我为中心两者之间的矛盾。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长期进行这样的家庭教育,就会使他们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其结果可想而知——肯定是到处碰壁、不受欢迎。实际上学生并不是都不懂得道德良知的,只是在道德良知与自我中心发生矛盾时往往选择了以自我为中心。(2)存在着自卑心理当消极心理战胜积极心理时,一些高中学生就会精神颓废,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不信任自己的能力而害怕失败的一种心理体验,它来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他们不相信自己,对自己持否定态度,丧失独立向上的精神。自卑心理一般产生于学习或品德问题受到多次批评之后,在经历多次失败体验之后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永远赶不上别人而放弃努力。(3)存在着厌恶心理这种心理表现为厌恶学习、厌恶老师、厌恶学校,甚至厌恶社会。在群体中处于不利位置的他们,对自己没有自信心,从而产生了自卑心理。这种状态长此以往,他们便会产生厌恶心理。这是对自己在群体中被他人视为特殊的一种消极心理反应。他们不喜欢给予他们这种不良状态的环境,包括环境里面的人。这种厌恶心理到达一定程度会使他们完全脱离于学校这个集体,不融于这个集体,脱离老师的教育。这种心理必然会导致一些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需要及时做好调整。2、品德行为方面:总的来看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总体水平低于完整家庭的学生。其中公德性、求实性、纪律性、集体性、孝敬性等多个因素上的得分显著较低。尤其是男生的品德水平低于女生,主要表现在主体性和纪律性上。3、在人际交往方面:单亲家庭子女在结伴难易、好朋友的数量、交往关系的亲密程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其原因是父母离婚后,子女觉得低人一等,不愿与人交往,或是子女对父母的单亲感到不满与愤怒,常迁怒于同龄伙伴,极易演化为攻击行为,进而影响到其结伴容易程度。主要表现为与父母的交往关系较差、对父母信任感较低、对家庭和父母的满意感较差。4、在学习成绩方面:由于遭受家庭剧变,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负担很重,心情烦燥,萎靡不振,学习动机受挫,对学习本身不感兴趣,懒于学习,甚至厌恶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降低学习情绪。同时随着父母的督促减少了,孩子的学习放任自流,迟到、旷课,不能按时、保质完成作业的情况屡屡出现。甚至彻底放弃学业,结交社会恶习青年,步入违法犯罪之路。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单亲家庭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巨大。作为时时与学生相处的班主任更应该留心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担负起教育的重任,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品行和优秀的学习成绩,助他们顺利成人成才。这首先要求班主任分析单亲子女教育难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我认为造成单亲子女教育难的原因主要有:1、家庭管理跟不上。从家庭管理来看,有两种情况。一是由父母一方抚养。作为单亲子女的父亲或母亲对孩子大多只重视物质上的关心。但在情感上投入不够,更谈不上思想上的交流。另一种情况是直接把子女交给长辈看管,老年人往往对孩子过于溺爱,再加上条件和精力有限,抚养都成问题,教育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2、学校教育不够深入。有的教师干了一年多的班主任工作,却不知道学生中哪几个是单亲家庭,更谈不上对个别学生思想、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