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小常识.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医治病小常识.doc

中医治病小常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治病小常识一、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中医诊断疾病的手段主要有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为“四诊”。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部五脏六腑的病变,可以从五官、四肢、体表各个方面反映出来。人体某一部位的病变,又可以通过经络脏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所以通过望、闻、问、切这四种方法,诊察疾病表现在外的各个方面的症状、体征,就可以了解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等。在此基础上,中医就可以辩证处方治疗了。望医生一开始接触患者,最先得到的是患者的整体印象,如患者的精神状态、体态等。如果患者精神很好,说明正气旺盛,即使病变较重,治疗效果也会比较好。相反,如果患者精神萎靡,说明正气已经衰退,这时治疗效果可能不如前者好。从患者的形态也可以看出其整体的情况,如肥胖的人,容易出现“阳气”不足和“痰湿”停留;消瘦的人,容易出现阴血不足和阳盛火旺。另外,中医望诊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舌诊”。中医对舌象的观察,包括观察舌质的颜色、舌苔的颜色和厚薄,以及舌体的形态等,看舌质可以了解正气的盛衰;看舌苔可以知道邪气的深浅。正常人舌面上有一层薄白苔,如果内部脏腑有病变或感受外部邪气,都可以使舌苔发生改变。“胃气”就是脾胃的功能状态,它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对于其他各脏的活动有重要的影响。闻闻诊就是医生用耳朵来听患者的语言生息,用鼻子来嗅患者身上或者排泄物、分泌物的气味。如听患者说话语声低微,就有可能是气虚的表现。如果患者口中有臭味,有可能是脾胃消化功能不好,然后结合具体情况再进行诊断。问问诊就是询问患者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过去曾患什么病、有什么生活习惯、饮食嗜好等。中医问诊的全面确当与否,不仅对于辩证相当重要,也反映了一名医生对疾病和患者身体状态的把握程度。切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两个部分。切脉就是通过触摸桡动脉来察知患者体内脏腑信息的方法。由于全身的脉络是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系统,其中,血在心气的推动下循环周身。当人体某个部位发生病变时,就会影响气血的变化而从脉搏上反映出来。按诊就是医生手按患者的胸腹和触摸患者其他部位的诊法。通过按诊常能够获得其他诊法不能诊察的信息。四诊和参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在诊察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独特的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尽管舌诊、脉诊在中医诊断学上具有突出的地位,但是中医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临床中必须结合起来,也就是“四诊和参”才能把握疾病的本质。二、就诊中医,注意事项不要化妆望神色是中医望诊中的主要内容,所以一定要让中医看到你的“本来面目”。在看病前不要涂胭脂,抹口红,画眼影,涂指甲油,以免掩盖病情。不要吃容易染苔的食物或药物花生、瓜子、核桃、牛奶、豆浆等含脂肪多的食品容易使舌苔变得白腻:葡萄、杨梅、乌梅、橄榄等,容易使舌苔变黑;咖啡、蛋黄、橘子,以及黄连素、维生素B2等,容易使舌苔变黄;就诊前刚进热饮,如浓茶和果汁等,容易使舌质变红;鼻塞和张口呼吸的患者舌面多干燥。对此,就诊中医前应避免进食容易染苔的食物,更不要刮舌苔,以免影响望舌的真实性。如果无法避免,则要告知医生。不要使用气味浓烈的香水或护肤品嗅气味是中医闻诊的中药内容,因此,在就诊前不要进食气味浓烈的食物,如葱、蒜、柑橘、口香糖等,不要饮酒,更不要使用气味浓烈的护肤品、香水或香料,以免影响闻诊的准确性。不要做剧烈的运动脉诊是中医诊病的中药手段,就诊前应尽量保证心情平静,避免因情绪急躁和剧烈运动等而影响切诊。若饱食、饮酒、刚运动完、长途步行或爬楼梯后,则需信息一段时间,待脉搏平稳后再让医生诊脉。不要频繁更换医生许多疾病的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而频繁地更换医生只会造成治疗的重复。一般的疾病,如果治疗1~2个月后仍无明显效果,可以考虑更换医生,但一定要将以往的病历或处方保存好,以便让医生了解您的情况。另外,许多患者都愿意找老中医看病。而事实上,许多中青年医生不仅有系统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也掌握了许多现代医学手段。因此,选择医生不能只凭年龄。不要沿用过去的处方或他人的处方有些人认为,这次病好了,可以把方子留着,以备将来症状再次出现时使用;或者看到他人与自己的病情类似,便将他人的处方拿来自己用。这都是不正确的。中医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个体的体质差异和对疾病过程的动态把握,不同的患者尽管症状表现相似,但中医辨证并不一定相同;同一患者,由于每次发病的原因不同,中医辨证也不一定相同。因此,在治疗上处方用药不可能一成不变。除非医生允许,否则,不要沿用以前的处方,更不要使用他人的处方。三、中药煎煮,有法可循中药汤剂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制剂形式。汤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效果,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中药汤剂的正确煎煮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效果。在家煎煮中药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煎药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