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护理管理模式(二)分类管理模式2、临床护理管理3、混合管理模式三、护理工作形式2、功能性护理3、责任制护理四、护理人员的配备2001年上海市养老服务管理与服务基本标准,明确规定了养老护理员与入住老人配置比例,即护理员与自理老人的比例1:5-10:;护理员与介助老人比例1:3.5-5;护理员与介护老人比例1:2.5-3.5;护理员与专护老人比例1:1.5-2.5。护理人员的管理1、居住环境管理(6)设置宣传廊,定期更换内容,向老人宣传卫生常识和预防保健方面的知识。(7)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地方应及时向上级反映,及时整改。(8)脑退化症老人的居住区应加强走廊和门口的管理,老人的一切活动应在工作人员的视线内。(9)督促老人遵守院规院纪。必要时可开展“五好老人”评比和宿舍流动红旗评比。2.老人出入院的管理(2)新入住老人的接待工作(4)做好试住期间的观察与记录。(6)去世老人的善后处理3.生活护理管理6、临床护理管理7、安全管理(2)消防安全管理①护理人员定人、定室、定责任,加强巡视。②对老人之间的矛盾要及时调解、疏导,发现老人之间矛盾激化、或发现老人情绪低落要及时与亲属联系。③对脑退化症老人要有针对性的防护,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④遇老人突发疾病或意外,要及时请医生到现场救治,或打120救助,及时与家属沟通联系。⑤老人的意外死亡,要及时配合有关部门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及时处理。二.工作内容⑤临床治疗、护理记录书写和保管:医务人员应当按照临床诊疗规范,认真书写记录相关医疗文件,并认真整理和保管。三.人员配置五.管理办法(1)维护或增进老人健康。(2)满足老人基本医疗保健需求。(3)及时处置老人突发性疾病和意外事件,化解养老机构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