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学习教案.docx
上传人:小忆****ng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学习教案.docx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学习教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学习教案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学习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人物个性化的描写,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2、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感受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2、难点: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老师讲故事:《咬过的汉堡包》:一个雨天的早晨,一位年轻妇女与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走进一家快餐店。他们坐下点餐时,又进来一个人,背微驼,穿一件破烂的上衣。他缓慢地走向一张狼藉的桌子,慢慢地检查每个盒子,寻找残羹剩饭。当他拿起一块法式炸土豆条放到嘴边时,男孩对母亲窃窃私语道:“妈,那人吃别人的东西!”“他饿了,又没有钱。”母亲低声回答。“我们能给他买一只汉堡包吗?”“我想他只吃别人不要的东西。”当女服务员递给母子俩两袋外卖食品时,男孩(老师停顿,请学生续讲故事)突然从他的袋里拿出一只汉堡包,咬了一口,然后跑到那人坐的地方,把它放在桌上。那人很惊讶,感激地看着男孩转身离去。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莫泊桑的两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骑马》。3、请学生阅读《书海领航》,简介莫泊桑。1、学生听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来续讲故事。2、学生简单谈听后的感受。3、学生阅读《书海领航》,对信息进行适当地筛选,简介莫泊桑。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形成多向的信息交流,为新知的学习构筑合适的背景和准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阅读《书海领航》,简介莫泊桑,意在培养学生收集、筛选、组织信息的能力;为后面学习莫泊桑的小说作铺垫。初读小说整体感知1、请学生自由速读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要求: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2、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老师随机板书)3、请学生简单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1、学生自由速读《我的叔叔于勒》,圈出生字新词,并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2、学生概述小说情节的各部分内容。3、学生评价并修正。4、交流各自读后的感受。梳理小说的情节,交流初读后的感受,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更深入地探究文本。学习起步阶段尽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读小说拓展品读1、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是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一大特色,我们运用了比较的方法,体会了对比手法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作用。我们接着再读一篇莫泊桑的小说《骑马》。2、请学生品读小说《骑马》,找出小说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的手法。3、从埃克托尔骑马前后的表现,你能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从他的身上,你能知道当时怎样的社会现状?(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4、读完这篇小说后,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吗?1、学生品读小说《骑马》。2、圈划出小说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句段。3、交流讨论。4、运用比较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5、小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6、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个人的感悟。温故而知新。引导学生联系已感受到的对比手法在小说中的作用,品读《骑马》。通过品读,让学生自己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在读读、议议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知识、规律转化成自己的技能。课后作业再读小说比较品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内容:1、小说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怎么称呼他,怎么说他的)?(根据学生的交流讨论,老师适当板书)2、请学生把找出的评价进行分类(标准是哪些话是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说的,并说说是什么情况,他们对于勒又采取了什么态度。)要求:请按时间顺序说。3、归类以后,你们有什么发现?(老师随机点拨)4、请学生再作第二次分类(标准:找出的这些评价分别是谁说的。)5、归类以后,你们又有什么发现?1、学生带着问题再读小说,圈划出相关信息。2、交流讨论3、学生按照时间顺序,为找出的评价分类。4、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见解。5、学生进行第二次分类。6、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让学生找出小说中的人物对于勒的评价,并运用不同的标准对这些评价进行分类,在分类及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感受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了解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的。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的感悟,必然会各有不同,带有浓重的个性化的倾向,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自主发现与交流。发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与信心,分享能提高学习的成效。学习反馈1、词语积累2、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任选一个情节,为《我的叔叔于勒》续写一个片段,力求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A、于勒没有穷困潦倒,而是衣锦还乡,我们在栈桥边等到了他……B、在船上,我们全家没能避开于勒……C、菲力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