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江苏省扬州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高中化学.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5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8-2009学年度江苏省扬州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高中化学.doc

2008-2009学年度江苏省扬州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高中化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8-2009学年度江苏省扬州中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留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等填在密封线内。2、请将第I卷每小题所选答案填写在第II卷相应的答题栏内,在第I卷上答题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P—31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需个选项符合题意,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今等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绿色世纪”。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推动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控制环境污染,提高粮食产量B.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体,将废电池深埋C.开发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D.研讨煤和石油脱硫新技术,减少酸雨发生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CO2的电子式:B.亚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S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D.丙烷分子的结构模型示意图:3.下列分子中,原子间都是只通过键相结合的是A.CO2B.N2C.苯D.CH44.铀是核工业中常用的一种元素。下列关于钠元素的叙说正确的是A.原子中中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146个B.和互为同素异形体C.铀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D.锚元素属于过渡元素5.已知,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A.4v(O2)=5v(NO)B.5v(O2)=6v(H2O)C.2v(NH3)=3v(H2O)D.4v(NH3)=5v(O2)6.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7.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被《泰晤士报》评为全球“最强悍”工程。“鸟巢”运用了高强度、高功能的钒氮合金高新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的熔点通常比组分金属高,硬度比组分金属小B.合金必然比成分单一的纯金属更容易腐蚀C.金属键的强弱可以用金属的原子化热来衡量D.工业上金属Mg、Al都是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8.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相符的一组是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6小题,24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9.分类是化学研讨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不同,将晶体分为离子晶体、原子晶体等B.根据使用后能否复原,将化学电源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C.根据原子的堆积方式,将金属晶体的晶胞类型分为六方、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等D.根据原子轨道的堆叠方式,将共价键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1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①热稳定性:CH4>NH3>H2O②还原性:③碱性:NaOH>Mg(OH)2>Al(OH)3④原子半径:O>Na>Mg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1.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说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40gNaOH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2B.标准状态下,11.2L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0.5C.常温常压下,31g白磷和红磷的混合物含有个磷原子D.4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数为0.2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电子绕核旋转,其轨道外形为球形B.原子核外电子的自旋有两种不同的形状C.原子核外第3电子层,有s、p、d、f四品种型的原子轨道D.电子云图中小黑点的疏密程度表示了原子核外电子密度的大小13.下图是Zn和Cu组成的原电池,某兴味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⑥D.③④⑤1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燃料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由C(石墨)=C(金刚石)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生成SO2气体,前者放出的热量多D.已知:,则相同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1molN2和3molH2混合充分反应后放出92.4kJ的热量第II卷(非选择题共72分)三、(本题包括l小题,共8分)15.(8分)室温下,将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投入100mL、0.1mol·L-1的稀硫酸和100mL、0.2mol·L-1的稀盐酸中,细心观察后发现,两者反应速率有明显差异:投入到稀硫酸中的锌表面产生的气泡没有投入到稀盐酸中的快。经分析讨论,大家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缘由有两种可能:l、氯离子对反应起了正催化作用,即氯离子加快了反应的进行:2、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了负催化作用,即硫酸根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