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测试试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扬州市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测试试题.doc

扬州市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测试试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扬州市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测试试题高三地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大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2、答题均在答题卡上按要求进行,在其它地方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人员。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城市化水平高达48%。但苏南、苏北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差异较大。据此回答1-2题。1、苏南、苏北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的差异B.矿产资源的差异C.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交通方式的差异2、实现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苏南、苏中和苏北应加强协作,实现共同发展B.苏南地区应大力发展农业,稳定国民经济基础C.苏中地区要搞好沿江地区开发D.苏北地区要积极发展工业图1是“中国近50年来增温速率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中国近50年来增温最明显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华东地区D.东北地区4、气温升高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可能是A.各地降水量普遍增加B.南方与北方温差变大C.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D.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某校高三(2)班学生进行家族人数统计,结果是:我辈269人,父辈524人,祖辈106人。图2中的点表示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据此回答5-6题。5、关于我辈、父辈和祖辈出生时期该地区人口再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B.祖辈出生时期人口出生率较低C.我辈出生时期人口死亡率较高D.父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6、关于该校所在地区人口增长或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处于阶段ⅢB.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经历了Ⅳ—Ⅲ—Ⅱ—Ⅰ的过程C.目前该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明显不足D.目前该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近两年国际油价飞涨,2005年曾突破了每桶80美元的大关。分析回答7-8题。7、近年国际油价高涨的原因复杂,下列原因中最不可信的是A.世界经济增长导致能源需求明显上升B.局部地区的政治冲突致使油价上涨C.中国迅速上升的石油需求直接抬高了国际油价D.消费水平的提高刺激了油价上涨8、未来我国能源建设的基本策略应该是A.降低石油的利用比例,大力发展核能等新能源B.降低煤炭的利用比例,提高天然气、水能、核能的比重C.实施新能源发展战略,将核能、风能、太阳能作为主导能源D.减少对国际油气资源的进口,力争能源自给并增加出口图3为“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数字①、②、③代表的内容分别是A.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增强、气候变暖B.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C.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D.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增强、气候变暖10、图中箭头④的含义是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C.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增强D.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图4是“北半球中纬度两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有关甲、乙两山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山地的南坡是可能阴坡B.乙山地的南坡降水可能多于北坡C.甲山地的纬度一定高于乙山地D.甲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形成因素一定是降水12、a、b、c、d四种植被可能分别是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木丛林C.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针叶林、灌木丛林某中学一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进行生态调查,图5是调查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形成图5中生态景观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滥采矿产B.过度开垦C.过度放牧D.过度砍伐14、图5所示生态景观最典型的分布地区是下左图中MC、MD分别为某棵树一年中正午时刻最长和最短的影长,它们与河流AB段正好垂直,左图中C所在河岸比BE岸冲刷严重。下右图中两曲线A、B分别代表左图中A、B两处测得的河流全年流量曲线。据此回答15-16题。15、关于左图中河流的正确判断是A.该河流位于南半球B.该河流位于热带地区C.该河流AB段自北向南流D.该河流AB段自东向西流16、若该河的流量大小与树影长短呈负相关,则该地气候类型可能是A.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现在东莞约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