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及职业暴露处理主题讲座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5.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艾滋病防治及职业暴露处理主题讲座培训课件.ppt

艾滋病防治及职业暴露处理主题讲座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艾滋病防治及职业暴露处理主题讲座艾滋病防治及职业暴露处理主题讲座一、艾滋病概述及疫情概况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英文缩写为AIDS。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艾滋病只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主要侵犯人体免疫系统。当免疫系统被病毒破坏以后,人体由于逐渐失去了抵抗力,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机会性感染,病死率极高。艾滋病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之一。艾滋病病毒(HIV)的理化特性:只能在细胞内存活,暴露在外界空气中或一般热力、消毒剂、漂白粉等均可将其杀灭。但对紫外线不敏感。艾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在人体内自然发展可分三个时期:1、急性感染期窗口期2、无症状期3、艾滋病期(一)传染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现已查明,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和伤口渗出液。(二)传播方式(二)传播(二)传播方式方式性行为传播血源性传播血液传播:污染的针头、针具、锐器、输血、器官移植等母婴传播(发生机率为13-50%)版权所有—国际劳工组织(三)易感人群人人都易感染。HIV的感染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男性同性恋、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以及经常输血者如血友病病人属于高危人群。人体液中HIV的含量:二、职业暴露的基本概念及危险性1、基本概念2、暴露的主要环节3、造成职业暴露的可能因素接触物质是否含存活的艾滋病病毒粘膜或皮肤有伤口体液交换发生要达到一定的病毒量暴露源的情况暴露情况暴露时间暴露范围暴露后处理三、职业暴露的处理与评估1、暴露的途径皮肤损伤:针刺损伤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发生HIV感染的主要途径,皮肤的切割伤也较为常见。损伤的皮肤接触HIV,感染HIV的危险性相当高。粘膜暴露:粘膜部位如眼、鼻等接触HIV或含有HIV的血液、羊水等。2、职业暴露常见人群3、职业暴露危险性3、职业暴露危险性传播方式(1)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程序(2)局部紧急处理本着自愿原则立即报告本单位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报告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时限: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在2小时内进行报告)。医疗卫生机构及疾控机构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有无出血、深浅、大小)、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职业暴露与保密制度5、风险评估由专业人员根据暴露的程度和暴露源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风险评估,决定是否进行药物预防和使用何种药物,制定具体的预防方案。艾滋病防治及职业暴露处理主题讲座7、预防性用药(1)服药时间: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在2小时内)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不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建议实施预防性用药。基本用药方案和强化用药方案的疗程,均为连续服用28天。(2)预防用药的知情同意原则预防性抗病毒药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AZT头痛、疲劳、失眠、恶心、腹泻、茚地那韦胃肠不适、肾结石等等;预防效果也不是绝对的,有资料报道,服用药物后可以减少81﹪的危险。因此,应告知利益和风险,采取知情同意原则。(3)暴露源不名情况的处理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暴露类型综合分析如有HIV传播可能实施基本用药方案如暴露源HIV结果阴性终止用药如HIV阳性应重新评估危险性调整用药如果暴露源HIV检测结果为“不确定”,则按“HIV阳性”处理。医学随访及毒副作用监测8、注意事项:在尚未证实该职业暴露没有导致被暴露者感染HIV的情况下,也就是从暴露发生起1年的时间内,应将被暴露者视为可能的HIV传染源加以预防。具体措施主要包括:生活中,被暴露者应在每次性交时使用安全套;育龄妇女暂缓怀孕;孕妇要根据危险性评估的结果权衡利弊,决定是否终止妊娠;哺乳期女性应中断母乳喂养改用人工喂养。在生活中避免与他人有血液或感染性体液的接触或交换等。四、职业暴露的防护根据职业暴露感染HIV的数据分析表明,医务人员在对HIV/AIDS从事医疗和实验检测活动的过程中,若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及防护措施,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事件是可以避免的,应该是比较安全的。但如果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造成传播。因此必须强调普遍性防护原则。HIV职业暴露主要和接触血液有关,临床各科(普通外科、矫形外科、妇产外科、创伤外科、心脏外科,产科,介入性放射诊断,急诊室,牙科)医务人员接触血液情况又相当普遍,尤其是护士和实习生,特别要注意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