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思维 巧解习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活跃思维 巧解习题.doc

活跃思维巧解习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会学生思考江西省永修县吴城小学李林英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自己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用心教学,自认为各项知识点都讲解得非常全面、细致、到位,学生应该掌握得很好;可从检测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成绩却总是不尽人意。这是为什么?深究其因,我觉得还是我们教师没有让学生真正学懂、学透、学活。要想使学生真正学懂、学透、学活,我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会学生思考很关键。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将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己有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一些看法。启发课堂讲授要设法把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起来,促使其开动脑筋,独立地获取知识。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有意加进一些边讲授边提问边讨论的教学讲解方式,教师不要先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系统地讲出来,而是启发学生通过摆问题、引发问题、引导自答的方式,将教师自己要讲的许多话变为学生讲的话,然后再加以归纳与提高。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中,有这样的题目:校园绿化树木棵数统计图师:“圆代表什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了很多,有的学生说:松树比柏树多总数的25%。此时我故意让学生再说几个这方面的信息,于是,有的学生会说成:松树比柏树多25%,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很高,根本没在意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我将这两句话写在黑板上,请问:“这两句话意义一样吗?”“一样。”学生不假思索。“你们再仔细推敲一下,讨论一下,这两句话的相同点都是松树和柏树相比,但是他们各自的参照对象相同吗?单位‘1’分别是谁?图中的单位‘1’又是谁?你们认为哪句话是对的?”经过这么一提醒,小组一讨论,学生们恍然大悟:在“松树比柏树多总数的25%”这句话中,松树和柏树都是以总棵数为参照,与图中的单位“1”一致,所以列式为(50%-25%),因此是对的。在“松树比柏树多25%”这句话中是以柏树为参照,柏树为单位“1”,列式为(50%-25%)÷25%。所以这句话应改为松树比柏树多100%;这样一比较之后,学生明白了,这两题叙述有点不一样,意义就不同,解答自然也就不一样。而且他们更深刻的知道,数学概念是很严谨的,有时一字之差,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做数学题目切不可马虎了事,得认真审题,仔细思考。之后,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请其他学生解答。好几个学生也故意提了一些这样类似的问题,学生都能愉悦地、正确地快速解答。教师要善于求疑,在看似无疑处求疑,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情境在课堂讲授时,教师不要把新知识、新概念硬塞给学生,可以创设一种认识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认知事物。“比的应用”这一知识点,以往很多学生总是理解不透彻,只会生搬硬套解题方法,题型稍有一点变化便不会做了。于是,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在小组内一起凑钱开办微型文具店(当然是学具钱币了),获利后按各自凑钱的比分红。你会怎么分?你会提出一些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由于是比较熟知的情境,且又人人参与其中,学生积极性很高,气氛活跃,思路大开。各小组汇报本组的分红情况,向其他组提问时,大有不难倒对方誓不罢休的架势,纷纷提问:“我们组四人凑钱的比是2:3:4:5,一共赚了42元,每人各分几元?”“我们小组四人的比是1:2:3:5,小明2份,分到了4元,其他人各分多少元?”“我们小组的比是1:2:3:6,小红2份,小丽6份,小丽比小红多分10元,我们小组每人各分多少元?”这样情境的创设,便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了。复杂的问题也变得简单了,积极性提高了,思维也活跃了。形象充分利用视觉材料,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易于理解教学内容,易于相信和接受教师的观点。例如,有这样的句子:“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小1/11,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大1/10,冰和水谁的体积大?水的体积是冰的几分之几?冰的体积是水的几分之几?”这样的题目就像绕口令一样,把学生给绕糊涂了,有的说冰的体积大,有的说水的体积大。于是我就问学生,自来水管在哪个季节容易爆裂?为什么?经过借助水管爆裂这一视觉材料,学生反应过来了:冬季自来水管里的水结成了冰,体积变大了才会胀破水管。这样他们一下就记住了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也能解答后面两个问题了。幽默课堂讲授中,恰当地运用幽默技巧,会给师生的教学活动带来很多益处:幽默能大大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亲切幽默的话语,给人以温和友善的印象,有助于融洽师生关系;学生在这种融洽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可以激发更大的热情,解题思路更开阔,学习效率更高。在“商不变的性质”拓展教学中,学生很难想象被除数和除数不同步变化时所引起的商的变化情况。于是我就把被除数幽默地比喻成“一堆美食”,除数比喻成他们这些分吃美食的“好吃鬼”,商相当于每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