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东省滨州市高新区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课题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主备人审核人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宪法的时间、主要内容及性质。2.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主要内容。3.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及其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的史实。难点通过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把握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教学程序集体备课内容自我补充一、情景导入,认定目标二、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逐目阅读课文,分别回答下列问题)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通过规定地位和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内容影响周恩来与万隆会议时间会议性质周恩来作用教学程序集体备课内容自我补充【共同探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何时?它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制定颁布的?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什么?这部宪法有何特点?2.你能说出现在某些国家所做的一些不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例子吗?3.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求同存异”的“同”、“异”分别指的是什么?【拓展练习】1.第一次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宪法B.社会主义宪法C.旧民主主义宪法D.共产主义宪法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原则首次提出针对的是()A.中苏之间关于军事协作问题B.中印之间关于西藏问题C.中缅之间关于领土边界问题D.中美之间关于台湾问题3.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C.平等互利D.求同存异4.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B.万隆会议C.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亚太经济组织合作会议5.在万隆会议上,各与会国家都能赞同的目标是()A.反对殖民主义B.反对共产主义C.反对教权主义D.反对资本主义6.半个世纪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与过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倡导发起这五项原则的国家中没有()A.美国B.中国C.印度D.缅甸自我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