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6讲药理学实验设计(二)随机原则随机是减小实验差异的最基本方法,通过随机的方法,将客观存在的各种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降低到最小。药理学实验中,虽然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控制实验条件,但仍然不可避免由于各种差异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在动物实验中,动物间的个体差异是无法排除的客观存在,可通过随机的方法,分配到各实验组中,使这种差异不至于影响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实施随机原则,可根据具体实验特点,采用不同的随机方法,实现实验设计和实施过程的随机化。常用的随机分组方法主要有:1、单纯随机分组法:又称完全随机(1)、随机数字表法:(2)、计算机随机数字法:2、简化分层随机分组法:简化均衡随机3、配对随机分组法:4、区组随机分组法:动物编号12345678910随机数字04376088020324179781组别ABAAABABBB11012002181/4=20…..1将第2组的1号动物调到第3组(三)重复原则重复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的重要措施之一,包括重现性和重复数。重现性指的是,在不同空间与时间条件下,按同样的实验方法和条件,可获得同样的实验结果,只有可重现的结果才是科学可靠的,不能重现的结果可能是偶然现象,没有科学价值;重复数指的是,实验要有足够的次数或例数。在实验中要求有一定的重复数,目的是消除个体差异和试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一般,小动物(如小鼠、大鼠)每组10-30例;大动物(犬、猫、羊、猴)每组5-10例。(四)单盲和双盲原则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真实性和科学性,排除研究者或实验对象的主观偏因,实验设计中应依据单盲和双盲原则。单盲试验中,仅受试对象不知道所用的是实验药还是对照药;双盲试验中,受试者、研究者均不知道所用药物是实验药还是对照药,直至试验结束才作统计处理,可排除因主观偏差造成的假阴性或假阳性结论。二、实验药物的给药方法给药的途径、制剂、剂量(1)如有的激素在肝脏内破坏,经口给药就会影响其效果。(2)有些中药用粗制静脉注射,因其成分复杂,如含有钾离子,可以有降血压作用,若把这种非特异性降压作用解释为特殊性疗效就不恰当。这类实验结果如果用口服或由十二指肠给药就可鉴别出来。(3)也有些中药成分在消化道破坏或不被吸收。如枳实中的升压有效成分,对羟福林和N-甲基酪胺只是在静脉注射时才有疗效。(4)有些中药含有大量鞣质,体外试验有抗菌作用,但在体内不被消化道吸收,则没有抗菌作用。(5)给药的次数对一些药物也有关系,如雌三醇与细胞核内物质结合的时间非常短,所以,每天一次给药的效果就比较弱,如将一天剂量分为八次给药,则效果将大大加强。(6)药物的浓度和剂量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太高的浓度,太大的剂量都会得出错误的结果。如有用1/2LD50腹腔注射某药物后动物活动减少,认为该药有镇静作用,实际上1/2LD50的剂量已近中毒量,这时动物活动减少,不能认为是镇静的作用。三、实验动物用药量的确定及计算方法(一)动物给药量的确定在观察一个药物的作用时,应该给动物多在的剂量是实验开始时应确定的一个重要问题。剂量太小,作用不明显,剂量太大,又可能引起动物中毒致死,可以按下述方法确定剂量:1.先用小鼠粗略地探索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然后用小于中毒量的剂量,或取致死量的若干分之一为应用剂量,一般可取1/10-1/5。2.植物药粗制剂的剂量多按生药折算。3.化学药品可参考化学结构相似的已知药物,特别是化学结构和作用都相似的药物的剂量。4.确定剂量后,如第一次实验的作用不明显,动物也没有中毒的表现(体重下降、精神不振、活动减少或其他症状),可以加大剂量再次实验。如出现中毒现象,作用也明显,则应降低剂量再次实验。在一般情况下,在适宜的剂量范围内,药物的作用常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所以有条件时,最好同时用几个剂量作实验,以便迅速获得关于药物作用的较完整的资料。如实验结果出现剂量与作用强度之间毫无规律时,则更应慎重分析。5.用大动物进行实验时,开始的剂量可采用给鼠类剂量的十五分之一~二分之一,以后可根据动物的反应调整剂量。6.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给药动物的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一般说确定的给药剂量是指成年动物的,如是幼小动物,剂量应减少。如以狗为例:6个月以上的狗给药量为1份时,3-6个月的给1/2份,45-89日1/4份,20-44日的给1/8份,10-19日的给1/16份。7.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因给药途径不同,所用剂量也不同,以口服量为100时,灌肠量应为100-200,皮下注射量30-50,肌肉注射量为25-30,静脉注射量为25。常用实验动物的最大给药量和使用针头规格(二)实验动物用药量的计算方法动物实验所用的药物剂量,一般按mg/kg体重或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