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本课考点考点内容解读(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______,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2.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______,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_______,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深化拓展②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必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收入预期。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也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3)物价水平影响消费。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与家庭消费水平成反比。因此,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应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4)影响消费的因素还有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社会福利水平、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等。(2010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某市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注:2009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5元。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解析】根据教材相关知识可知,收入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包括过去的收入、现在的收入、预期的收入、收入差距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结合材料从以上三个方面逐一分析即可。【答案】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影响其消费实际增长率的变化。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总体高于其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则相反,原因之一在于城镇居民收入预期高于农村居民收入预期。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城乡居民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点拨】本题从微观上考查经济生活的基本理论,准确掌握相关理论是答好题的关键。考点22.按消费对象不同划分:消费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__________。3.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划分:生活消费可以分成生存资料消费、______资料消费和_______资料消费。深化拓展(3)从注意的问题看,贷款消费应坚持适度原则,充分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避免因贷款消费而影响未来生活。(4)从意义的角度看,合理的贷款消费既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又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考点33.恩格尔系数(1)含义:__________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2)意义: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影响_______资料、_______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______和消费______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_____,消费结构______。深化拓展恩格尔系数(2008年高考江苏卷)江苏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2000年、2005年和2006年分别为42.5%、40.6%、38.8%,这一变化趋势表明,江苏省居民()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B.家庭食品支出额在减少C.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D.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解析】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由题干可以看出,江苏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总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说明居民的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在减少,同时也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消费结构在改善。因此选择C。【答案】C【点拨】要注意把握恩格尔系数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关系。1.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往往不同,使消费行为带有复杂性。2.消费心理复杂性的表现消费心理的表现消费心理的表现消费心理的表现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也带来不同消费观念之间的碰撞。我们要做_____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_______________之内进行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_________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____________的倾向。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_____和_____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__________消费,人们形象地把绿色消费概括为“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_________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深化拓展②适度消费要求我们在消费行为中要注意节约资源,鼓励对可再生资源的消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