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fu****级甜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晏子使楚》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docx

《晏子使楚》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晏子使楚》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晏子使楚》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4、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教学重点: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询、学习晏子的故事。教学用具:课件第一课时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1、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他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婴”,人们都尊称他为“晏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文章——《晏子使楚》(课件出示课题,全班齐读课题)2、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吗?(说明“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比如:孔子、孟子等。)3、“使”是什么意思?课题又是什么意思呢?(使是出使,课题是晏子出使楚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导:说的很好,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晏子出使楚国发生了些什么。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2)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2、检查自学情况(1)生字新词(2)检查课文读通情况。(字词都读的很准,下面老师来看看大家课文读的怎么样,请6位同学来接读下课文)(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晏子出使楚国,楚国的'国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都给予了有力地反驳,使楚王不敢不尊重他,维护了齐国的尊严。3、说的好,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听,楚王几次侮辱了晏子?他三次侮辱晏子的目的是什么?谁找到了?(指名答,教师完成板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体会下当时楚王这种盛气凌人的感觉。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4、晏子出使楚国那就是使节,到别的国家去访问,理应受到尊重,但楚王却三次侮辱晏子,他是怎样侮辱晏子的呢?(学生分别概括这三次的经过。)5、师:恩,概括的很全面。楚王就这样一次一次地侮辱晏子,然而,最终的结果是:谁能在书上找到这个句子?(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对!这就是晏子使楚的最终结局了,把这句话画下来,(老师板书),再大声地读一读这句话。“尊重”换个词可以说是?生:敬重、敬佩。“不敢不”可以换什么词?生:不得不、不能不、只能、只好。真好,你能把这句话完整的说一遍吗?生:从这以后,楚王只好尊重晏子了。/楚王只能尊重晏子了。那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的什么?一起说——口才。三、研究晏子语言,体会智慧导:从开始的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到后来的不敢不尊重晏子了。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究竟晏子说了什么样反驳的话,他的话究竟妙在哪儿?让我们一起默读3-5自然段。1、把晏子说的话给画出来,看看他的话到底妙在哪,可以把你们的感受写在旁边。2、分小组读,在组内多读几遍晏子说的话,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3、小组派代表,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晏子的话妙在哪。课件随机出示:(1)访问正常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钻,楚王让我钻狗洞,所以楚王是,楚国是。(2)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我最不中用,所以楚国是。(3)柑橘在齐国又大又甜,在楚国结又小又苦的枳,是因为水土不同;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在楚国却做起盗贼,说明楚国。4、(交流第二个故事时相机指导三个成语。“挥汉成雨,摩肩接踵,张袂成阴”)5、相机进行朗读训练:分角色朗读第一、二个故事。请一组人来读,然后全班来读,最后老师—男生—女生。四、结束语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晏子使楚》这篇课文,继续感受晏子语言的魅力。案例分析:《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是一篇老课文,在接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自己首先感受到了晏子作为一个国家的使者,他的智慧是过人的,他的语言及思辨能力是值得我们肯定的。而这篇课文也是不少名师拿出来上过公开课的。我不敢和名师做什么比较,只能说通过自己的摸索和专研向名师学习更多宝贵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因为是第一课时,所以我先让学生明确本文的主旨,知道楚王一共侮辱了晏子几次,侮辱晏子的母的是什么,最终怎样。然后从结果出发回过头去找到晏子每次反驳楚王的话,研读晏子的语言艺术,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