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4.運用「荷馬式名號」(Homericepithet,或稱「史詩名號」)來指稱有某種特性的人事物,ex.「飛毛腿阿基里斯」(swift-footedAchilles)、「聚雲神宙斯」(Zeusthecloud-gatherer)、「凌波女神塞蒂絲」(silver-footedThetis)※功能:方便詩人傳唱與記憶5.運用「史詩明喻」(epicsimile,或稱「荷馬式明喻」):此種比喻很長,通常以取自大自然中的比喻描述某一行動,特別能突顯口傳史詩雄渾的文體與堂皇氣勢。ex.帕楚克拉斯(Patroclus)擊殺塞斯特(Thestor)的場景(課本p.18-19)6.大量使用獨白7.神干預人間事務,ex.雅典娜在特洛伊戰爭中援助希臘軍隊,而阿波羅降瘟疫於希臘軍隊。《伊里亞德》(Iliad)概論:I.體例:史詩體,共二十四卷(係後人所分),15,693(±)行,各卷的長度從429到999行不等。II.概要:《伊里亞德》雖然取材於特洛伊戰爭的傳說,卻從希臘聯軍圍攻特洛伊九年零十個月後的一場內訌寫起,並且寫到赫克特(Hector)的葬禮就結束了(期間為51天)。引起這場戰爭是金蘋果的神話,在它描寫海倫和帕里斯時有所提及,木馬計和特洛伊的陷落,則見於《奧德賽》(TheOdyssey)中奧德賽對往事的回憶。金蘋果神話與《伊里亞德》的關聯:人類英雄帕琉斯與凌波女神賽蒂斯結婚。眾神均受邀參加婚禮,唯有不和女神伊瑞斯沒有受到邀請。伊瑞斯懷恨在心,在婚禮上將一個金蘋果呈現給賓客,上面寫著「給最美麗的人」。赫拉、雅典娜、艾芙蘿黛蒂(即維納斯)為了這個金蘋果爭執不下,其他神祇害怕得罪女神都不敢發言,天神宙斯讓山上牧羊的俊美小伙子帕里斯(特洛伊王之子)做評判。三位女神為了獲得金蘋果,分別開出誘人地條件:赫拉他給他無上的權力;雅典娜願意賜給他智慧和力量;艾芙蘿黛蒂答應讓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子愛上他,並做他的妻子。帕里斯想來想去,覺得權力和統治他等以後繼承他父親的王位就可以了,但愛情卻不是每天都可以遇到的。於是就將金蘋果給了艾芙蘿黛蒂。後來,帕里斯在艾芙蘿黛蒂的幫助下拐走了斯巴達的王后——美女海倫,從而成為了特洛伊戰爭的導火線。III.故事梗概:《伊利亞特》的頭一句是“阿基里斯(Achilles)的憤怒是我的主題”。希臘聯軍大將阿基里斯性烈如火,他有兩次憤怒的表現。史詩寫道,戰爭已經打了九年零十個月,還是勝負難測,這時希臘聯軍因瘟疫發生內訌。瘟疫是聯軍統帥亞格曼儂(Agamemnon)拒絕歸還一個女俘所引起的,因為這個女俘是太陽神阿波羅祭司的女兒,阿波羅的祭司請求亞格曼儂歸還他的女兒受到拒絕,就祈求阿波羅懲罰希臘聯軍。這場瘟疫蔓延下去就會使希臘聯軍不可收拾,因此阿基里斯要求亞格曼儂把這個女俘歸還,免得瘟疫繼續蔓延。亞格曼儂在很不情願的情況下歸還了這個女俘,卻奪走了原來分配給阿基里斯的另一個女俘,作為他自己損失的補償,阿基里斯在憤怒之下拒絕參戰(阿基里斯第一次憤怒)。在希臘聯軍中,只有阿基里斯才是赫克特的對手,因此他拒絕參戰就必然引起希臘聯軍的失利。亞格曼儂這時後悔自己對阿基里斯不公,只好派奧德修斯去向他求和。可是阿基里斯餘怒未消,堅決不答應回到戰爭。阿基里斯只是在特洛伊軍隊已經突破希臘聯軍的壁壘縱火焚燒他們的戰船的十分危急的情況下,才把他的盔甲和戰馬借給他的好友帕楚克拉斯(Patroclus),讓帕楚克拉斯前去應敵。帕楚克拉斯雖然擊退了特洛伊軍隊的攻擊,但終為赫克特(Hector)所殺。戰友---帕楚克拉斯---之死引起阿基里斯的第二次憤怒,而使他與亞格曼儂和解,並且在他母親請匠神給他製造了一副新盔甲之後,重新回到戰爭,最後殺死了赫克特,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開頭主題:繆斯女神啊!歌唱皮利亞斯之子,阿基里斯之憤怒,歌唱這憤怒,它給希臘人帶來無數之災難與痛苦,把他們肢體餵了貪婪的狗和空中的鳥,因為是阿波羅命令這樣做—從那時兩位將軍,耶楚斯之子,人之王,和偉大的阿基里斯,成為敵人而分手。1.主題:阿基里斯的憤怒戰爭暴力乃人類縮影2.體例:a.史詩傳統以呼請繆斯女神起頭b.史詩名號亞格曼農/耶楚斯之子※史詩中的「恐怖美感」(課本pp.18~19)※戰爭與和平的辯證1.阿基里斯與特洛伊王普萊姆(赫克特之父)和解2.阿基里斯之盾《奧德賽》(TheOdyssey)概要I.體例:本作可成能成於公元前720-670年間,被後人細分為廿四卷,主要是連接《伊里亞德》的劇情,希臘英雄奧德修斯在特洛伊戰爭中取勝及返航途中的歷險故事。根據亞里斯多德的觀點,《奧德賽》的情節具有「雙向發展」的特點,但主要以直接描寫奧德修斯的活動和經歷為主。全書內容大致可劃分為四大部分,即(一)忒勒馬科斯的出訪、(二)奧德修斯的回歸、(三)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