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对于自身能力深造的困惑一、作为从事银行业的职工,面对目前国内外各类方向的证书和各类深度的资质,经常会觉得困惑。在获得会计证、基金、保险、金融英语一类基础证书后,将会面对一些更加广阔和深入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针对方向不同,有分析、理财、评估、司法等等,难度各异。尽管此时的员工个人很愿意自身深造,但是一方面很难多面发展,面面俱到;另一方面本行对哪些知识体系的员工有所需求没有明确的提示,员工自身也担心专攻的方向成为鸡肋。这时我们会感到缺少一些指导性、方向性的建议。二、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有的人性格外向,善于言谈,人际关系能力强,喜欢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的言论;有的人则性格内向,忠厚老实,喜欢独立地去思考问题,任何事情都具有双面性,有好就有坏。虽然性格有所不同,但是员工进入各自工作环境后,对于岗位必须达到基本的要求,如会计部门的员工即使善于言谈,也必须保证业务合规;客户经理即使内向独立,也必须保证营销业绩。一些培训教材中,更多是介绍产品,人格培养,而我觉得如果想更好的共同进步,应当将一些优秀员工的先进行为准则和工作成果进行推广,如柜员的话术、会计的工作步骤、客户经理的申报材料等等,个人感觉从案例中可以比理论上领悟更多。提高我行内部效率的一点看法一、作为一个客户经理,对于县支行与市分行的工作分工的认识,主要是营销和审批的功能区分,但是有时候营销速度和审批速度不匹配,容易让客户经理不能及时转向营销,甚至造成业务流失。打个比方,即使咱们后台处理业务多么迅速有效,欣然来办理业务的客户有再多,但是如果只开放一个窗口,则只能无奈的接受投诉和客户的流失。具体到客户经理,有时也会经历类似情形。对于申报材料的提交过程,最初要经过合规性审查和材料审核,接着经审批人总体把握,最后提交牵头审批人定夺。相对而言,最初步骤最为繁琐,因为这种审查对材料格式、完整性、测算步骤、文字内容等等细节进行审查,大到材料格式不规范,小到一个数字的错误,都要确保更正,为后期审批人清除不必要的小错误,更方便最后牵头审批人的整体把握此项业务的各方面情况。无疑,最后的审批步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客观上,最初的合规性审查的同事需要逐句审查,从而耗费时间最长。现在的问题是,在这个支行与市行交流的重要节点上,一般市行是配备一个人员的,这就难免出现业务积压情况,就像不断涌来客户,但是银行只开放一个窗口一样。在从事客户经理之前,我在国际结算条线工作过,业务积压情况比较少,一方面办理国际业务需要审查的资料相对少,因为国家外汇资金监管较严,违规风险很小;另一方面,外汇业务量较少,所以在支行与市行交流节点上可以及时处理完毕。而人民币业务量与外汇业务量对比当然不是一个重量级,所以我想,如果可以双线、甚至三线处理,到审批人处汇合,是不是可以提高审批效率,更好的支持县支行方面的业务拓展。二、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为员工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为社会承担全面的企业公民责任。这是建行的企业文化,建行也做得非常优秀。建行的员工工作面宽,个人能力优越,但是和一些优秀外资银行注重团队合作相比,建行员工给人感觉相对独立性强,这可能与国外从小就进行团队合作教育有关。不可否认正是众多鹰一般的个人给我行带来巨大利润,但是我相信狼一般的团体可以把利润再次放大,如果能将各个团队的力量进行融合,发挥团体的力量,相信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功。但现实中个人条线与对公条线之间基本没有交集,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很难有发挥团队精神的合作空间。究其原因,一方面现阶段绩效目标的设定方法和设定原则相对简单;另一方面,绩效目标的拆解一般是单纯地将指标进行除法,分配到个人的是相对独立的个数和金额。我想,如果能把除法拆解与流程拆解结合,是否可以更好发挥员工的工作能力?首先,不改变将指标进行除法拆解的基本原则,其次,以完成指标为导向,让不同员工在各个工作环节发挥特长,对于整体实力弱的员工可能在某个环节或流程效率高,这样可以避免短板效应,再次,1+1>3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任何可以发挥团队力量的地方,都值得去探索。团队目标认可了任何个人在某方面的优势作用,所调动起来的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