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赤壁之战》优质教案三篇.docx
上传人:一条****丹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五年级语文《赤壁之战》优质教案三篇.docx

小学五年级语文《赤壁之战》优质教案三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五年级语文《赤壁之战》优质教案三篇教学要求:学生学习课文之前,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的相关片断,以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查找自己喜欢的《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开三国故事会。教学重点: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悟出赤壁一战胜与负的根本原因。查找自己喜欢的《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开三国故事会。教学难点: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理清课文的条理。教学构想:在教学中重点理清课文的条理,抓好预习检查,使学生初步了解交战双方是哪些人;战役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如何,然后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加深理解。教学准备:投影片、录音带、生字词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顺课文条理,引导学生逐段深入学习。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1、板书课题2、揭示课题:我们今天要学习《赤壁之战》,赤壁在今天的湖北省武昌县西赤矶山。据历史记载,东吴的孙权以三万大军打败了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孙权是怎样打败曹操的,他为什么能打败曹操,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了解背景。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看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战双方是哪些人?(3)交战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2、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所知《三国演义》的故事进行回答)3、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4、默读课文,想想赤壁一战的过程,开始怎样,后来怎样,结果怎样,然后给课文分段。5、讨论分段。(按战役的起因、战前准备、战役经过及结果来划分段落。)三、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2)理解“调兵遣将”,周瑜为什么要调兵遣将?(3)让学生谈谈对“隔岸相对”的理解。(4)说说这段话讲了什么?(赤壁一战的起因。)2、学习课文第二段。(1)指名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2)示投影:说说你对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的看法?3、学习课文第三段。(1)指名读课文。(2)火攻这一仗是怎样开始的?默读五、六、七自然段,讨论了解:a、文中几次提到“东南风”?划出有关的句子。b、指名读一读为什么要在“东南风很急”的情况下来进攻?c、读一读曹操的表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仗是怎样开始的?(3)火攻这一仗是怎样进行的?学生默读思考。(4)火攻一战的结局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读课文十、十一自然段。讨论理解:a、理解“锣鼓震天”“丢盔弃甲”。b、说说曹操逃跑的原因(5)总结段意,这段话讲了什么?四、读透课文,教师小结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2、预习“思考、练习”第二题。3、把今天学过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和他们讨论孙权、曹操输赢的原因。板书设计:战役的起因:南下,夺取江南的地方赤壁之战战役的准备:铁锁连船、准备火攻战役的过程:假投降、火烧曹营课后小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领会作者是怎样围绕文章中心一层层表达思想感情的。准备开三国故事会。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周瑜、黄盖是怎样用火攻打败曹军的。(板书课题)2、请学生简要说说火攻一战的过程。二、领会文章的中心。1、在赤壁之战中,东吴以三万军队打败了号称八十万的曹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以少胜多的原因是什么?2、学生讨论回答。(1)周瑜:知己知彼,扬长避短(2)曹操:骄傲轻敌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从这篇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在学习上,对你有什么用处?(多请几名同学说一说)三、开三国故事会。1、分小组准备故事会材料。2、组织小评委,推选主持人。3、开三国故事会。4、评委给每个小组打分,给优胜小组颁发奖状。四、教师总结作业设计:1、把你今天在课堂上得到的知识讲给家长听。2、联系实际谈谈你有什么收获。3、预习《田忌赛马》。板书设计赤壁之战东吴:知己知彼,扬长避短胜败原因曹操:骄傲轻敌小学五年级语文《赤壁之战》优质教案二学情分析:1、课文较长,不宜逐段串讲,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凭借注释和运用工具书读懂课文,弄清大意,教师只讲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2、师生结合,逐段提出问题进行研讨,把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的分析与语言训练结合起来,最后归纳总结。3、充分利用《赤壁之战形势图》,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以弱胜强的道理,培养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多谋善断的品德作风。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技巧和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重点掌握“方”、“卒”、“将”、“数”等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地方”、“北面”、“妻子”、“其实”、“可以”、“初一”等古今词义的区别,整理“于”“乃”等文言虚词的用法。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