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02试探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权的对策2王顺和1,,任金霞3(1.宁夏职业技术学院;2.宁夏广播电视大学;3.宁夏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宁夏银川750000)[摘一要]近年来我国校园伤害事故频繁发生,性质日趋严重,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如何保障在校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关键词]校园安全;学生生命;安全权;校园伤害事故[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10)(33-0102-011、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权的必要性近几年,学生在校发生伤害事故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即每日至少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因意外伤害受伤或者失去生命。20102.4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与保护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好学生的安全,3、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权的对策题。据媒体报道,2009年我国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以促进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年又发生了几起震惊全国的重大校园安全事故:3.1加大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安全2010年3月23日7点20分左右,福建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措施,在维护校园稳定,保障学南平原马站社区诊所医生郑民生手持砍刀,连续砍伤砍死13名小学生,其中当场有8名孩子死亡,名孩子受伤。5因班级一女同学平时表现“不够让他们满意”所以决定以投票的,方式让这位女生转学。天之后,3女生不堪其辱,投河自尽,死前留下让人唏嘘不已的遗言。2010年5月12日上午8时左右,48岁的陕西省南郑县圣水镇林场村村民吴焕明持菜刀闯入该村幼儿园,致使7名儿童和2名成年人当场死亡,另有11名学生受伤,其中2名儿童伤势严重。2010年10月16日21时40分左右,河北保定市一位22岁的某单位实习生李启明开车闯进河北大学,撞倒两名穿着滑轮鞋的女大学生,造成一死一伤,事发后肇事者不但没有主动停车,在被学校保安拦下后,反而行为猖獗,口里喊道:我爸是李刚”“。这些全国范围内频繁发生的校园暴力伤人事件,触目惊心、深恶痛绝。丧心病狂的袭击者再一次触动了校园安全这根神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第一次如此高的集中到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安全、健康上来。生命健康权是人权最核心的基本权利,是其他一切权利赖以存在的基础。《世界人权宣言》第三条阐述: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学生有权向校方提出校园安全保障问题,校方有义务为学生提供校园安全保障。从形式上说,这是个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生命健康权的问题。安全保障的背后是生命健康的保障。因此,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师生员工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按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从根本上保障人权,强化校园安全,正是实施人权计划,捍卫生命尊严,落实学生生命健康权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有两亿多名,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生生命安全权,促进学校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大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力度,为学校发展创造安全稳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做到敢于维权和善于维权。为使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学校和家庭应该增强他们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清楚自己应享有的权利以及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犯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这对遏止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现象的发生和蔓延是非常必要的。当今是日益“走向权利的时代”只有学,生权利意识不断觉醒,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不断提高,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才能被有效遏止。3.2建立综合治理化的校园安全协作机制和管理体系。学校不是单一体,它与社会方方面面均有联系,校园安全自然也不可能是学校一个主体的问题。可见,保护学生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国家、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不能单纯地依靠学校的力量,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所以,在校园安全立法的过程中,应注意在明确学校有关管理制度、管理责任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公安、文化、交通、卫生等其他各有关职能部门在保护学生安全方面的职责,从而保证各部门做到齐抓共管,建立起稳定、有效的综合治理化的校园安全协作机制和管理体系,确保学生的安全并为学校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3.3坚持依法治校,依法管理,实现学校管理法制化。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使学校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树立和强化法制精神,做到依法建章建制,保证校规的合法性。“学校依照国家的授权,有权制定校规、校纪,并有权对在校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和违纪处理,但是制定的校规、校纪和据此进2010年4月7日河南洛阳一中学班主任带领全班师生投票,定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维的社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