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经典教学教辅文档.ppt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7.8M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五单元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经典教学教辅文档.ppt

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经典教学教辅文档.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单元一、新文化运动1.背景(1)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有了进一步发展。(2)政治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3)思想方面:①辛亥革命后,、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②袁世凯梦想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的逆流。2.兴起(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发表《》一文,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2)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等。(3)主要阵地:《》。(4)活动基地:北大。3.内容(1)提倡民主与,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2)提倡,反对旧道德。(3)提倡,反对旧文学。①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②发表《文学革命论》。③鲁迅写出《狂人日记》《》等小说。4.意义(1)冲击了封建思想的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2)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背景(1)国内:开展得如火如荼。(2)国际:俄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2.表现(1)五四运动前:①代表:李大钊。②成就: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等文章来宣传马克思主义。③意义: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2)五四运动后:①理论:李大钊的《》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②组织:出现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并建立了一些的早期组织。③实践: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出版工人刊物。3.影响(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2)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历史档案馆: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1.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大红楼”成立的“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家全面展示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请你为“北大红楼”写一份解说词。提示:北大红楼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场所。1919年“五四运动”中,红楼和它北面的操场是反帝爱国运动的策源地,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及共产党历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2.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提示:①历史上,孔教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②现实中,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变本加厉地尊孔复古。一、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解放的作用(1)中国有史以来,还不曾有过像新文化运动那样敢于向封建势力挑战的思想运动,它打破了几千年来的旧传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当时的思想家是第一批自觉地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的勇士。(2)新文化运动对许多中国人来说,特别是对广大青年,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3)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这一运动的发展,吸引了许多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学生,为迎接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做好了思想准备。(4)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提倡文化的平民化,更加促进了先进思想与文化的传播。1.(2012·天津和平区质检)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析:分析陈独秀在材料中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解放运动指新文化运动,根据所学新文化运动的功绩有: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此最主要的功绩选B项。答案:B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特点、意义1.原因(1)国际因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国内因素:①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资产阶级斗争的失败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2.特点(1)进步知识分子起了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宣传同工人运动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战胜了非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3.意义(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大大启发了人们的思想觉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2)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斗争信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这不仅促使中国工人阶级迅速登上了政治舞台,而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加速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3)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