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青少年活动中心可行性策划书.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2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学青少年活动中心可行性策划书.doc

中学青少年活动中心可行性策划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庆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第一章概述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安庆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1.1.2建设地址本项目位于安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安庆市中心区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城区皖江大道旁编号B-2-8处地块,连通206国道、华中东路,邻近独秀大道和长江大桥。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1.1.3建设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800平方米。规划建设科教艺术活动馆建筑面积为5775平方米,以及公用室外工程。项目总资金970万元。1.1.4项目法人单位名称:安庆市教育局法定代表人:项目代建单位名称:安庆市第十中学项目代建单位地址:安庆市迎江区皖江大道中段南边项目代建单位概况:安庆十中创建与1964年8月。原名为“安徽省安庆农恳学校”,是一所隶属于安徽省安庆市农林水利局的中等专业学校。“文革”期间,学校管理权下放到所在地的“东方红公社”,学校也随之更名为“安庆市东方红中学”。由“安徽省安庆农恳学校”到“安庆市东方红中学”,是办学性质的转变,即由中等专业学校转变为全日制五年制普通中学。1971年12月,当时的安庆市革命委员会下文,将学校归于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定名为“安庆市第十中学”。今天的安庆十中,是一所直属于市教育局的市级重点中学。现有39个教学班,2500多名在校学生,145名教职工,20名高级教师,36名一级教师。高中教师达标率为100%,初中教师达标率为94.6%,完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在教学设施上,学校占地面积为119472.64平方米,生均达46.6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1716.16平方米,生均占有8.47平方米。学校拥有40个正规教室、供学生住宿用的两幢公寓、两间高规格的共有132台计算机供教学用的微机室、藏书近6万册的图书馆,还有各学科实验室、实验准备室、实验器材室、生物标本陈列室、语音室、科技制作室、科技活动室、美术室、音乐室、课件制作室、多媒体教室以及其他相应的教育教学用房;学校拥有市内中学唯一的标准400米跑道的田径运动场,三个高质量的篮球场,独自使用的变压器及配电房;学校拥有供教学用的远程教学卫星接收天线,10兆的光纤网络线路,建有与市教育局直接相通的自己的网站,建有师生食堂,安装有7部IC电话,有方便教职工上下班的校用交通班车。1.2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1.2.1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3)安徽省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安庆市等22个校外活动中心项目建设方案的批复》(校外联办函[2007]2号);(4)安庆市人民政府宜政秘[2006]84号《关于申报安庆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的函》;(5)安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发改许可[2008]1号《关于安庆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项目建议的批复》;(6)《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2002~2020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编号NO.0216250;(8)国家发改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的有关规定;(9)安庆市十中委托安庆市工程咨询院编制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的协议;(10)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1.2.2研究范围本可研报告的研究范围如下:项目建设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建设场址和建设条件分析;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论证;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措施研究;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招标方式;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项目社会评价;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国有青少年宫、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等校外活动场所5400多个,“十五”期间利用彩票公益金建设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700多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大中城市及部分县区的校外活动场所网络。各类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积极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活动载体,改进服务方式,广泛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技术普及、文艺体育培训、劳动技能锻炼等教育实践活动,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养成行为习惯、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无论是在数量、布局上,还是在管理、服务上,都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中央领导同志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中央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