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用户编辑精选范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班教案用户编辑精选范文.docx

中班教案用户编辑精选范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教案中班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班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牛耕地。2、锻炼手臂力量,提高运动能力。3、不怕累,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二、活动准备1、《你最牛》、《我爱洗澡》录音磁带。2、场地布置。三、活动过程(一)角色扮演,活动身体。1、今天老师是牛爸爸,你们来做牛宝宝。瞧!今天的天气多么好,爸爸带你们到田野去做运动好吗?2、听音乐,活动身体各部位。(田野到了,我们一起来做运动吧)(二)探索用各种动作表现牛耕地。1、提问:你知道小牛是怎么帮爸爸耕地的吗?用什么动作表示。(一个人探索牛耕地的动作)2、提问:你平时看见牛耕地是怎样的吗?牛耕地还要有谁的'帮忙?(农民伯伯)幼儿两个人探索牛耕地的动作。(三)教师讲解示范“牛耕地”的动作。1、请个别幼儿示范。2、教师讲解示范。3、幼儿两两组合,再次寻找场地,互换角色,自由练习。(四)游戏“牛耕地”1、牛宝宝训练地怎么样了,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牛耕地”。幼儿选择角色进行游戏。2、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玩法。(扮演牛的幼儿下蹲,双手放在起跑线上,听到口令后,后面幼儿马上抓住前面幼儿的双脚,一起出发。到终点再两人一起跑回来。拍一下第二队幼儿的手,第二队再出发。以此类推。3、幼儿互换角色再次进行游戏。(五)听音乐《我爱洗澡》做放松运动。师:牛宝宝,耕地很辛苦吧。瞧!你们有一个水塘,我们快到水塘里洗洗澡吧。(幼儿自由做动作)中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借助图谱理解歌词,能用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2、能唱准切分音符,感受歌唱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图谱、ppt。【活动过程】一、小青蛙导入。1、幼儿扮演小青蛙“呱呱呱”入场。(PPT呈现池塘场景)师:小青蛙们看,这是哪里啊?2、师:池塘里的小青蛙玩得很开心,还唱起了歌。请你仔细听听,小青蛙唱了些什么?二、理解歌曲。(一)完整欣赏。1、完整欣赏歌曲。2、提问:小青蛙是怎样唱歌的?(咕呱)3、师:对了,小青蛙是用“咕呱”的声音唱歌的!它唱了些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遍。(二)难点“节奏”。1、出示“咕呱呱呱”叫声部分的节奏,教师示范唱节奏。2、借助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小青蛙的(屈老师)叫声。难点:叫声不同;节奏不同;节奏中的'切分音符。解决策略:图谱。3、师:我们一起来学小青蛙唱一唱吧。(唱准节奏)(三)歌词理解。1、小青蛙在池塘里为什么这么开心,我们再来听听歌曲里怎么唱的?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3、师:歌曲里是怎么唱的?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并一起唱一唱。重点:理解、记忆歌词。难点:切分音符。解决策略:图谱、范唱比较。三、完整演唱。1、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池塘里的小青蛙》。完整演唱第一遍。2、“你觉得哪里有些难?”或者“这里是怎样唱的?”进一步解决歌唱中的难点:切分音符。完整演唱第二遍。(唱准切分音符)3、小青蛙在池塘里玩得这么开心,它的歌声应该也是怎样的?(开心、快乐)我们用开心的声音唱出池塘里小青蛙的快乐。完整演唱第三遍。(愉快的声音演唱)4、我们也来学小青蛙,一起唱唱小青蛙的歌。(视时间而定)完整演唱第四遍。(加动作演唱)5、小结:小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帮助庄稼消灭了害虫,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中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能说出椭圆形的名称,通过比较,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2、在找找、说说、变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椭圆形,扩散性思维得到提升。3、喜欢参与数学活动,并产生兴趣。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教学准备:大的圆形、椭圆形,动物拼图;幼儿人手一份圆形、椭圆形、毛根、纸条教学过程:一、出示昆虫拼图,激发兴趣1、小朋友,你们好,蝴蝶漂亮吗?你知道我的身上有哪些图形宝宝吗?2、教师手指图形各部位,请幼儿说出图形名称。3、引出椭圆形:你们认识它吗?它叫椭圆形。二、通过比较,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1、你们的桌子上就有圆形、椭圆形,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不相同地方?(让幼儿进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分析:开始,我的提问是"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地方?"针对中班小朋友,这样一次性两个问题,使孩子们的回答显得凌乱,有的孩子说相同点,有的孩子却说不同点,同时不能更深入的解决问题。针对孩子们"比较事物先找不同点"的特征,我改变了提问,变成"你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同"。2、集中交流,让幼儿自由说说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比较(1)通过两图形重叠比较的方法,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师:小朋友把圆形和椭圆形卡片重叠在一起,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幼儿操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