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中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儿歌。2、幼儿能愉快地和教师、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3、幼儿能有节奏地朗诵象声词“吡呖叭啦、吡呖叭啦、蹦叭”。活动准备:鞭炮一串,与儿歌内容有关的`图片若干,猫头饰若干活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鞭炮,引导幼儿模仿鞭炮声,教师念象声词“吡呖叭啦、吡呖叭啦、蹦叭”并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2、学习儿歌《老鼠娶亲》(1)、教师出示老鼠(戴着大红花,穿着新郎的衣服)图片,引导幼儿回忆《还珠格格》中娶亲的场面。(幼儿回答:有鞭炮、吹喇叭、跳舞、敲锣打鼓、花轿等)(2)、教师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幼儿理解儿歌内容。(3)、教师边出示图片边朗诵儿歌,并引导幼儿拍节奏。(4)、教师念儿歌每句前半段,幼儿念后半段,并交换一次。(5)、师幼一起边拍节奏边朗诵儿歌。3、游戏《猫捉老鼠》(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教师和幼儿扮老鼠,配班老师扮老猫,老鼠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当念到“蹦叭”时,老鼠全体蹲下,老猫出场,当老猫念到:“一口一个全吃掉呀全吃掉”时,老鼠则立刻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老猫去捉老鼠,当老鼠上位后,老猫则不能抓。(2)、师幼共同游戏2—3遍(次数视当时幼儿情况而定)。4、师幼一起去户外游戏。附:儿歌:《老鼠娶亲》八只老鼠抬花轿呀抬花轿,四只老鼠来吹号呀来吹号,两只老鼠放鞭炮呀放鞭炮,吡呖叭啦、吡呖叭啦、嘣叭。老猫听了来贺喜,“恭喜!恭喜!”一口一个全吃掉呀全吃掉。中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理解随地吐痰的危害,以及吐痰的正确方法。2、知道随地吐痰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视频、情景表演、图片、实物(垃圾桶、纸巾)活动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1、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提问:1、视频中的小猴子为什么哭?(细菌追着它跑)2、细菌为什么追着小猴子跑?(因为它乱吐痰)3、乱吐痰对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发言。2、随地吐痰的危害师出示图片(有关随地吐痰的`危害)师:有的小朋友说吐痰很不卫生,有的小朋友说吐下的痰,别人踩上去会滑倒,那我们看看随地吐痰到底有那些危害。教师幼儿一起看图片交流小结:随地吐痰是一件很不文明的行为,因为我们吐的痰里有很多用眼睛看不到的细菌,如果把痰吐在地上,痰里的细菌就会到处乱跑,跑到别人身上,别人就会传染细菌,会生病,所以我们不能随地乱吐痰。二、情景表演、学习正确吐痰的方法师:依依和妈妈要去游乐场玩,我们一起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一名幼儿扮演依依,一名老师扮演妈妈。依依:妈妈,我想去游乐场玩?妈妈:好啊,那咱们走吧!(播放音乐《一同去郊游》)依依妈妈绕着教室走一圈。然后放背景图(游乐场)依依:妈妈,游乐场到了。妈妈:那我们进去吧!依依:好的。(边走边说:妈妈,等一下,我想吐痰。)依依正要吐痰妈妈:宝贝,等一下。吐痰时要把痰吐在纸上,然后把纸包严,扔进垃圾桶里。依依:妈妈,我知道了。(边说边把痰吐在了纸上,然后把纸包严,扔进了垃圾桶。)妈妈:你真棒!教师提问,从而学习正确吐痰的方法。1、依依和妈妈去了游乐场,依依想干吗?2、妈妈是怎么说的?3、依依又是怎样做的?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幼儿交流小结正确吐痰的方法。三、通过游戏活动,让孩子巩固正确吐痰的方法。1、教师:现在老师要把小朋友分成两队,一队是小白兔队,一队是小黑兔队(随机出示小白兔、小黑兔的图片)师:小白兔呀小白兔,吐痰时应该怎么做?小白兔:吐痰时应该纸包严,扔进垃圾桶。师:对对对,对对对,大大的萝卜送给你。(随机将萝卜图片贴在小白兔下面)以此类推,重复游戏2——3次。2、拔萝卜。师:小白兔和小黑兔表现都很棒,现在老师要把萝卜送给你们,当老师说一二的时候,你们说嘿哟,我们把萝卜用劲拔下来吃掉好吗?游戏两次,幼儿与教师配合把萝卜拔掉,游戏结束。四、学习儿歌1、师出示ppt图片,幼儿观察内容,引导幼儿说出对应儿歌内容。2、师边做动作边朗读儿歌,幼儿倾听。3、师大声读儿歌,幼儿小声读儿歌。五、延伸活动师:小朋友都知道了吐痰时应该怎么做,可是我们经常会看到大街上有叔叔阿姨随地乱吐痰,你会怎么做?幼儿自由发言。反思:本节活动孩子们掌握的不错,兴趣浓厚,但在实践中孩子并不能按学习到的去履行,这需要成人做榜样,并督促孩子去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中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2、通过积极探索,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的关系。3、学习小组合作探索,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