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浙江省宁波市石城山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说明目录第一章概况1.1地理位置1.2自然条件1.3社会经济1.4基础设施1.5开发条件与存在问题第二章风景资源评估2.1风景资源总体特征2.2风景资源分类特征2.3景点分类列表第三章总体规划3.1规划依据3.2景区规划范围3.3规划原则3.4景区性质与功能3.5规划期限与目标第四章分区规划4.1石城山黄帝文化景区4.2白云山景区4.3休闲度假区4.4农业观光区4.5高级别墅区4.6管理服务区第五章专项规划5.1道路交通规划5.2植被与绿化规划5.3建筑风貌规划5.4基础设施规划5.5保护规划第六章旅游发展规划6.1环境容景分析6.2旅游发展规划6.3游客规模预测6.4游程规划第一章概况1.1地理位置永康市位于浙江省中部,行政隶属金华市。早在数千年前,即有人类活动,中国古代名著全译丛书《山海经全译》一书记载:“永康县南四里有石城山,上有小石城,去黄帝曾游此,即三天子都也。”而石城山即位于石城山黄帝文化旅游区。石城山黄帝文化旅游区位于永康城郊,距市区仅3公里,地理位置座标东经120001′42″,北纬28054′09″。1.2自然条件1.2.1地质地貌石城山黄帝文化旅游区属永康盆地西部低山丘陵区,地层结构属浙东南地区四明山地层分区永康地层4区,以晚白垩早期火山岩系特别发育为特征,一套紫灰色黄绿带褐色地状流纹质,含砾玻屑凝灰岩,玻宵熔结凝灰岩建造。1.2.2气候水文永康地处浙中内陆,是有典型中北亚热带季风区盆地气候特征,年平均湿度17.50C,平均降雨量1328.9mm,无霜期245天,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每到夏秋季节,云雾缭绕,变化万千,形成特有的气候景观。1.2.3.土壤植被石城山黄帝文化旅游区地处中北亚热带季风过渡区,土壤主要成土母岩为凝来岩,共有红壤,黄壤,水稻土三个类型。植被属中亚热带绿阔叶林区,植物种群十分丰富,宜林面积多,气候适宜,但由于人为因素影响,过度的采伐,原生林几经利用和改造,已为次生林和人工植被取代,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针叶林等。1.3社会经济1.3.1人口与居民分布石城山黄帝文化旅游区属古丽镇管辖,用地涉及上水碓,马竹岭,溪心,大园,白坛里,山后芦,周园等十一个行政村2127户,总人口6803人。1.3.2经济状况永康是通往浙东浙南沿海的交通要道,金温铁路贯穿市境,330国道和二条省道贯穿全市,交通便捷。永康素有“百工之乡”的美名,手工业历史悠久,拥有众多从事铁,铜,锡,竹,木,石,绣等行业的能工巧匠。石城山黄帝文化旅游区属古丽镇镇永康市白云风景管理处,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生产水稻,小麦,柑桔,桃,柿,茶叶,药材等,生活水平较低,由于白云山风景区紧靠永康市,条件得天独厚,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兴旺,石城山黄帝文化旅游区开发前景日见看好。1.4基础设施古丽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建好一条从永康市至石城山的柏油水泥公里,新修一公里水泥公路,接通以前修建的公路,同时引资600万元,创办水上活动中心及白云山庄娱乐中心,并已实现石城山黄帝文化旅游区通讯,电力和游埠道三通。1.5开发条件及存在问题1.5.1开发条件①风景资源丰富,以山清水秀,茂林清泉,奇峰险岩,怪石幽洞为特色,地域环境得天独厚,尤其是近年来,黄帝文化遗迹遗路在石城山黄帝文化旅游区的全面发掘,为该区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②环境质量较高,林木茂盛,空气清新,污染较少。③区位优势,地理优越。石城山黄帝文化旅游区离市区仅7公里,交通便利,公路直通石城山黄帝文化旅游区石城山脚,非常有利于旅游的开发。而永康又是通往浙东浙南的交通要道,金温铁路贯穿全境,对外联系非常便利,周围区域风景资源丰富,可纳入风景资源网络之中。④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有一定基础,供电,通讯线路已基本达到景区的各村,已开发的水上活动中心和白云山庄娱乐活动中心等旅游服务设施具备一定的接待能力。⑤永康市委和古丽镇党委十分重视景区的开发。已经建立了石城山黄市文化辐射中心区自然风貌保护区,规定了保护区范围确立了保护等级,制定了保护条件。成立了永康市白云风景管理处对旅游区开发和旅游统一进行管理。1.5.2存在问题①景区开发建设虽有一定基础,但总体较为粗放,景区内的游览系统较为混乱,有些景点还未通路。②部分景区绿化质量还有待提高,需调整林相结构,进行植被抚育。③景点建设非常不足,尚无法进行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旅游项目。第二章风景资源评估2.1风景资源总体特征石城山黄帝文化旅游区为低山丘陵地带,海拔最高处白云峰为634米,其间山垣连绵,沟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