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强化班法制史讲义杨帆(完整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59 大小:4.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系统强化班法制史讲义杨帆(完整版).doc

系统强化班法制史讲义杨帆(完整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系统强化班法制史讲义杨帆(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第三部分法制史法制史的命题规律及备考建议自2003年把法制史列入司法考试的科目以来,其分值基本稳定,保持在10分左右,都以单选和多选的形式出现,不定项选择题中不涉及法制史的内容。尽管大纲的编写者对法制史的内容精挑细选,在大学教材的基础上删减了很多内容,但是考察的内容仍显得庞杂,涉及古今中外好几千年的法制变迁,因此对考生而言,法制史成了司法考试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由于内容庞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是很强,要熟练的掌握法制史的内容,不下大工夫是不可能的,但是下了大工夫,即使拿了满分也不过10分,投入和产出的比例甚为悬殊。在复习的过程,究竟怎么对待法制史,成了考生经常询问的一个问题。我就自己的体会,做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如果你对法制史确实不感兴趣,一复习法制史就觉得味同嚼蜡、昏昏欲睡,那么建议你放弃法制史,把精力放在其他容易得分的科目的复习上,比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其次,法制史的命题有时常出人意料的考察一些偏题、怪题,比如过去就以古诗、文言文的形式出题,对于这些题目不必刻意去准备或者预测,我们只需要掌握每个朝代或者每个国家重要的、典型的制度,比如汉代的“亲亲得相首匿”、“秋冬行刑”,唐代的“十恶”、“八议”、英国的判例法、陪审制度。第三,法制史的复习可以利用一些零碎的边角料的时间去复习,但是一定要尽早动手,别放在考前的一两个礼拜。比如从备考司法考试的那天起,每天可以抽出三到五分钟的时间,简单的记忆一下法制史中的典型制度,日积月累,反复记忆,定会有所收获。第四,法制史中除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典型的制度被反复考察外,其他知识点重复出现的概率也是不高,故做真题的功用在于排除考过的知识点,帮助考生减负。以上只是本人对如何复习法制史的体会,希望对各位朋友有帮助。第一讲中国古代法制史【本讲重点难点提示】1.重要朝代的法律思想,如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和明代的“明刑弼教”思想;2.重要朝代的重要罪名和刑法制度,如“公室告”、“亲亲得相首匿”、“春秋决狱”、“亲亲得相首匿”等制度。3.西周和宋代的契约、婚姻、继承方面的制度。4.每个朝代具体的司法机关和具体的诉讼制度,特别是三法司的流变。一西周的法律思想和法律(一)立法指导思想1.“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的内容。(1)“天”仍是夏商以来一直尊奉的“上天”,但周初统治者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因此,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2)“德”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敬天,敬祖,保民。也就是要求统治者恭行天命,尊崇天帝与祖宗的教诲,爱护天下的百姓,做有德有道之君。在这种“以德配天”基本政治观之下,周初统治者具体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法律主张。(3)“明德慎罚”的主张要求统治者首先要用“德教”的办法来治理国家,也就是通过道德教化的办法使天下人民臣服,在适用法律、实施刑罚时应该宽缓、谨慎,而不应一味用严刑峻罚来迫使臣民服从。“明德慎罚”的具体要求可以归纳为“实施德教,用刑宽缓”。其中“实施德教”是前提,是第一位的。“德教”的具体内容,周初统治者逐渐归纳成内容广博的“礼治”、即要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都按既有的“礼”的秩序去生活,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安定的境界,使天下长治久安。2.“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的影响(1)代表西周初期统治者的基本政治观和基本治国方针。(2)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西周时期礼刑结合的宏观法制特色,被后世奉为政治制度理想的原则与标本。(3)这一思想汉代中期后被儒家发挥成“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基本策略,从而为以“礼法结合”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法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二)“出礼入刑”的礼刑关系1.礼的内容与性质(1)内容礼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维护血缘宗法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以及言行规范的总称。中国古代的礼有二层含义:①抽象的精神原则。可归纳为“亲亲”与“尊尊”两个方面。“亲亲”,即要求在家族范围内,按自己身份行事,不能以下凌上,以疏压亲。而且“亲亲父为首”,全体亲族成员都应以父家长为中心;“尊尊”,即要在社会范围内,尊敬一切应该尊敬的人,君臣、上下、贵贱都应恪守名分。而且“尊尊君为首”,一切臣民都应以君主为中心。在“亲亲”、“尊尊”两大原则下,又形成了“忠”、“孝”、“义”等具体精神规范。②具体的礼仪形式。西周时期主要有五个方面,通称“五礼”:吉礼(祭祖之礼);凶礼(丧葬之礼);军礼(行兵仗之礼);宾礼(迎宾待客之礼);嘉礼(冠婚之礼)。(2)礼具有法律的性质首先,周礼完全具有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