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什么是比?(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300:5=60:1(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1.2:1.4=12:14=6:7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2:16:4.5:2.710:6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境图。(不出现国旗长、宽数据)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②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2)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①出现各图中国旗的长、宽数据。②测量教室里国旗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3)(指教室里的国旗)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0:40=(3)操场上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与这面国旗有什么关系?①学生回答长、宽比值。2.4:1.6=②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板书:2.4:1.6=60:40也可以写成=(5)什么是比例?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比例的意义,并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6)找比例。师: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过程要求:①学生猜想另外两面国旗长、宽的比值。②求出国旗长、宽的比值,并组成比例。③汇报。如:5:=15:10=5:=15:105:=2.4:1.6==2.做一做。完成课文“做一做”。第1题。(1)什么样的比可以组成比例?(2)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3)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4)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检验各自所写的.比例。第2题。(1)学生独立写比例,看谁写得多。(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3.课堂小结。(1)什么叫做比例?(2)一个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几个不同的比例式?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六第1~3题。四作业课后记:教学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质性。教学难点: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质性。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什么叫做比例?]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0.5:0.25和0.2:0.4:和5:2:和:0.2:和1:43.用下面两个圆的有关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如(1)半径与直径的比:=(2)半径的比等于直径的比:=(3)半径的比等于周长的比:=(4)周长与直径的比:=二探索新知1.比例各部分名称。(1)教师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例如:2.4:1.6=60:40内项外项(2)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如::=:外内内外项项项项2.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1)学生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2)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3)汇报你的发现,全班交流。板书: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4)举例说明,检验发现。如::0.5=1.2:两个外项的积是×=0.6两个内项的积是0.5×1.2=0.6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如:=2.4×40=1.6×60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5)归纳。《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二)能力训练点1.使学生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对学生进一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投影仪。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教师出示复习题,回忆有关比的知识。1.什么叫做比?2.什么叫做比值?3.求下面各比的比值:4.上面哪些比的比值相等?学生回答后,师说:4.5∶2.7和10∶6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说这两个比是相等的,因此它们可以用等号连接。(板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