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制五年级下册第66—67页。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能利用观察—猜想—验证的方法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有关比的知识,谁能说说学过比的哪些知识?生1:比的意义。生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生3: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就是比值。……(评析:简短的几句谈话,引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让学生“温故”而“启新”。)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比例的意义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的知识。昨天大家预习了,谁来说说今天学习什么?生:比例?(书:课题比例)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1、什么叫比例?2、比例各部分名称?3、比例的基本性质?4、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生:什么叫比例呢?生:(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师: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可以举例说明。(如果学生举不出例子,我就从比例的意义上去引导,表示两个比相等,你能写出两个比吗?怎样知道这两个比是否相等呢?指着学生举的例子说,像这样的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是比例)师:你也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对吗?请你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再给同桌说说为什么能组成比例?(老师巡视时可以提示学生有的孩子写出了小数、分数形式的比例很好。生汇报)师板书。师:通过以上练习,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最重要?为什么?生1:两个比,不是一个比生2:相等,这个比必须相等生3:式子,不是两个等式是式子。师:(投影出示)请你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1)0、8:0、3和40:15(2)2/5:1/5和0、8:0、4(3)8:2和15/2:15(4)3/18和4/24(学生独立判断,师巡视指导,然后汇报)师:先说能否组成比例,再说明理由,生:0、8:0、3和40:15能组成比例,因为0、8:0、3和40:15的比值都是8/3,所以0、8:0、3和40:15能组成比例。同理教学:(2)2/5:1/5和0、8:0、4(3)8:2和15/2:15不能组成比例,因为8:2和15/2:15的比值不相等,所以8:2和15/2:15不能组成比例。师:怎样改能使它组成比例呢?生:4:8=15/2:15或8:2=15:15/4同理教学(4)3/18和4/24师:像3/18和4/24是比例吗?师:分数形式的比例怎么读?你能把这个(学生写的整数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吗?请读一读?2、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师:我们在学比的时候知道了比有前项和后项,而组成比例的这些数也有自己的名字。谁能来说一说?生: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师板书)师:请你指出在这个比例中(16:2=32:4),哪是它的内项?哪是它的外项?生:2和32是它的内项,16和4是它的外项。师:请同学们快速抢答老师指的数是比例的外向还是内项。生:(激烈抢答):外项、、、、、、师:同学们反应真快,分数的形式中哪些是比例的项呢?生:2和32是内项,16和4是外项。师:老师指分数比例学生抢答。3、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敢不敢和老师来个比赛?生:(兴趣高涨):敢!师:好,请两位同学们各说一个比,我们共同来判断能否组成比例,看谁判断的快?师:谁来。生1:4:5,生2:8:9不能组成比例。生:对。师:服气吗?不服气咱们再来一次,生1:1、2:1、8,生2:3:5师:不能。对吗?生:对。师:老师又赢了,这回服气了吧。(学生点头)师:其实你们表现的很不错,只不过老师是用了另一种方法,才能做得又对又快,想知道是什么方法吗?生:想。师:其实秘密就藏在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之中,就请你以16:2和32:4为例,研究一下,试试能不能发现这个秘密!老师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