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防治方案实用文档.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霍乱防治方案实用文档.doc

霍乱防治方案实用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霍乱防治方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霍乱防治方案一、概述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为特征,是《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强制管理的甲类传染病之一。它可以引起散发、流行、暴发、甚至世界性大流行,不仅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影响人民正常的生活、生产、旅游、经贸、交通运输,甚至社会安定。从1961年开始,由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引起的第七次世界大流行,至今已持续35年并波及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全球流行形势更趋严峻.1991年拉丁美洲发生了本世纪首次霍乱大流行,同年非洲的病例也是第七次大流行以来最多的一年。1992年印度出现由新菌型——非O1群霍乱弧菌O139引起的流行,不到半年即席卷了印度和孟加拉国。1993年全年报告的霍乱病例总数虽有所下降,但报告的国家数却是本次世界大流行以来以往任何一年中最多的.亚洲国家1993年的病例数也增至1992年的5。5倍.我国经过1990年至1992年病例数处于低水平后,1993年也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同时在新疆出现了O139霍乱的局部暴发.1994年我国报告病例数进一步上升,这种情况预示着我国霍乱流行已进入第三次高峰期。霍乱弧菌按菌体(O)抗原不同,已分出155个O血清群。其中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可致霍乱。O1群霍乱弧菌可分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每一生物型又分小川、稻叶两个主要血清型。彦岛血清型容易发生变异,成为小川或稻叶型,故又称为不稳定型。尽管由古典型所致的霍乱病例在印度次大陆仍有发生,但第七次世界霍乱大流行均由埃尔托型霍乱弧菌所引起。非O1群霍乱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体中,一般不致病或仅引起散发腹泻和肠道外感染.然而1992年在印度次大陆出现的新的产毒性霍乱弧菌被列为O139血清群。它是已发现的第一个能引起霍乱流行的非O1群霍乱弧菌.除O抗原不同外,O139菌的其它主要性状均与埃尔托型霍乱弧菌无显著差异.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存在两类菌株:流行株具有引起霍乱流行甚至大流行的能力。非流行株存在自然水体中,一般不致病或仅引起散发腹泻病例。用噬菌体生物分型方法可以区分这两类菌株.在疫措施上可按两类菌株区别对待。霍乱的感染类型多样,其中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占多数。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引起的无症状感染和轻型病例比古典型引起的要多。由于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可在某些水生动植物中生存,致使水体成为霍乱弧菌的重要贮存场所。大多数霍乱病例可发生严重水样腹泻和呕吐,导致大量体液和电解质的丧失。患者口渴、无尿;衰竭、脱水.重症病人常有腓肠肌痉挛,并且由于脱水和循环衰竭而很快死亡.因此,所有霍乱病人均应立即治疗。对大多数轻症病人可采用口服补液治疗,对严重脱水病人,应立即开始静脉补液并服用抗菌药物.如治疗及时得当,病死率可降至1%以下。霍乱是由霍乱弧菌经口感染所引起.水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媒介,其传播方式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所引起。控制霍乱最有效的“治本措施"是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和食品。病人排泄物的妥善处理以及讲究饮食卫生、严把“病从口入关",是每个人预防霍乱的最有效办法。二、治本综合措施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条规定“各级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及第五条规定“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霍乱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社会工程,必须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霍乱防治工作,并督促检查下列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一、国务院国发[1980]227号、国发[1981]98号两个文件,强调水改、粪管、饮食卫生监督管理和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是防治霍乱的几项根本性措施,对当前乃至今后若干年我国霍乱的防治工作仍具有战略型的指导意义,应进一步贯彻执行。二、地方各级政府要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加强对本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制定具体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三、中央和地方的计划及财政部门要把本病的防治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实解决卫生防疫机构开展防治和紧急控制疫情时必需的经费。四、农业、水利、城乡、供水部门要积极配合卫生部门解决农村改水、饮水消毒和粪便管理工作。五、商业和化工部门要保证预防和控制疫情所需的物资供应。六、公安、工商、城建、计划生育、卫生、环保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要采取相应措施,开展综合治理,特别是加强对流动人口集中的建设工地、厂矿等单位和地区的卫生检疫和管理,监督落实预防本病的卫生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七、工会、青年团、妇联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职工有良好的劳动、生活和卫生条件.对条件差的、有损劳动者健康的情况要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干预。八、宣传、广播电视应大力支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