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疏散及应急逃生.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应急疏散及应急逃生.doc

应急疏散及应急逃生.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应急疏散及应急逃生I李怀仲郭群英陈军刘俊峰●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中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新疆库尔勒841000)一般意义上讲,应急疏散与应急逃生的目的完全相同,那就是,要使得事故或泄露所可能伤害的对象尽可能地迅速远离事故现场.全力规避事故风险。但它们又有着区别,这一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撤离方式不同。应急疏散是在严密组织下的计划撤离。属于“组织隔离”行为;而逃生虽然也有组织干预的成分.但更多情况下属于人们的自发行为。属于“个人逃离”行为。二是撤离时间不同。应急疏散既可以与抢险救援行为同时进行.也可以在抢险失败之后继续进行;而应急逃生要么发生在仓促无备的情况下,要么发生在抢险失败之后.总之都属于无可奈何情况下的逃命之举。三是撤离目的不同,应急疏散既是为了防止事态扩大.以免发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灾难,同时也是为了方便事故处置和抢险救援行动:而应急逃生则纯粹属于抢险无望之后的逃离。意味着对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的暂时放弃或永久放弃。虽然是不得已而用之。但其作用却不可低估,可以有效避免人员的伤亡。半径以外.是评判应急疏散工作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无论是应急疏散的组织者,还是被疏散者,都希望疏散成功。实际疏散距离必须大于最小安全疏散半径才能保证疏散组织达到避险的目的。即实际疏散距离大于最小安全疏散半径就等于人员生存或健康;反之,则等于人员死亡或伤害。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被疏散者的实际疏散距离代表的是疏散者到达位置与突发事件发生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而不是被疏散者在疏散过程中所行走的路距。2应急疏散的一般原则既然实际疏散距离与最小安全疏散半径之间的比值决定了应急疏散行动的成败。而在这两个因素中,最小疏散半径是一个客观因素,决定于硫化氢的泄漏总量、泄漏强度、风力与风速,以及地形、地貌等多方面的因素,那么,作为应急疏散行动的组织者和被疏散者来讲。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想方设法在硫化氢气体伤害浓度到达之前,确保实际疏散距离大于最小安全疏散半径。而确保达到这一目的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科学掌握疏散时机,确保每个疏散者在疏散时间内可以到达指定的疏散地点。(1)标准中关于应急疏散时机的规定在石油行业标准中.有关高含硫化氢气田应急疏散的时间要求基本有两种.一是以现场硫化氢浓度为决定标准,其中以《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SY厂I'5087—2005)为代表;另一个是以疏散地点硫化氢浓度为决定标准.其中以(Or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sYrr6610—2005)为代表。两个标准虽然在具体条款上略有所区别,但实质性内容并无不同.而且都明确规定了分批、分类、分阶段应急疏散无论是正在钻进井、井下作业f试气)井、或是正常采气井发生井喷事故,还是脱硫净化装置、集输管道或站场发生了重大泄漏事故.都需要立即组织力量进行应急行动。为避免应急行动过程中出现井喷失控事故,或是发生其他类型的势态扩大。在实施抢险救援的过程中,往往要对一定范围内的人员进行应急疏散。需要疏散的人员主要有两部分。一是生产场所内与抢险救援无关的企业人员。二是一定范围内的社区民众。l应急疏散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应急疏散半径越大。安全可靠性就越大。但疏散范围越大,应急行动的成本就越高,而且也会给社区乃至社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气氛,同时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寻找出一个合理的最小的安全疏散半径,并且保证被疏散者在可伤害浓度到达之前。拥有足够的时间撤退至最小安全疏散疏散的要求。①钻井施工疏散要求:<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s岍5087—2005)规定的疏散时间指标分五个层次:一是当井场硫化氢浓度达到15mg/m3(10x101的阈限值时,井场非作业人员首先撤到井场安全区。二是当井场硫化氢浓度达到30mg/m3(20xlO碡)的安全临界浓度时.井场上所有非应急万方数据:燧誊嬲崩幽酝毽盛.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王墼堕旦笪罂‘:::誓人员撤离井场。三是当井喷事故失控发生时,立即疏散井口500m范围内的所有居民。四是当井喷失控发生。且井场硫化氢浓度达到150mg/m3(100×10—6)的危险临界浓度时,立即撤离井场包括应急人员在内的现场所有作业人员。五是根据井场势态发展。决定是否需要继续疏散500m范围以外的居民。山区应急疏散来讲,道路交通设施相对落后,很有可能在山间小道某个局部地带形成拥堵而延长疏散时间。对于中国的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来讲,道路交通状况还是比较落后的。人们在进行应急疏散时。除了在泥泞、崎岖的山路上奔走外.不可能再有其他道路选择。当进行夜间应急疏散时。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某评价机构曾对一山区农村作过应急疏散的模拟试验。发现居民从住宅出来后再沿山间小道走到主干公路时所需要的时间。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