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案.docx
上传人:小沛****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5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孔子拜师教案.docx

孔子拜师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孔子拜师教案孔子拜师教案(通用16篇)孔子拜师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2、过程与方法:在自读中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二、教学重点:学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三、教学难点:学习大思想家勤学上进、学无止境的精神,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四、课前准备:①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②自制生字词卡片。③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①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②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③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二、初读感知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④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二、研读感悟①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②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③班级交流读书感受。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A、谈孔子。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B、谈老子。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C、学生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四、课后作业结合课文或课外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孔子拜师教案篇2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重点:1、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2、通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教学难点:1、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渊博、风尘仆仆”等词语。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课前准备:1、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资料。2、预习课文,对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理解。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第五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今天,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认识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2、揭题,读题:孔子拜师。二、交流资料,认识孔子: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现在来开个小小交流会,让我们大家都来认识这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读课文: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交流:(1)出示词语,认读: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渊博、曲阜、洛阳、老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迎候、孔丘、仲尼、老聃(结合了解“名”、“字”。)(2)交流通过查字典理解的词语。(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抽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初步理清课文思路:决意拜师——前往拜师——认真求学——受人敬重。四、研读课文,感悟品行。(一)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1、读句子,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2、他们的品行又怎样?(二)教师引导品读第二自然段,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1、默读第二自然段:你从课文哪里感受到了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边读边注)2、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以下两点:(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