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孔隙度.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土壤孔隙度.ppt

土壤孔隙度.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土壤比重和容重(一)、土壤比重1、土粒密度土粒密度指单位容积的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单位g/cm3。一般为2.65。2、土壤比重土粒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由于水的密度1g/cm3,故土壤比重实质就等于土粒密度。(二)、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烘干重量。单位g/cm3、t/m3。土壤容重大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可以判断土壤的松紧程度、计算土壤重量和各组分的数量。1、判断土壤的松紧程度2、计算土壤重量3、计算土壤各组分的数量练习:某土壤50cm土层平均含水量(重量%)8%,容重1.2g/cm3,问此土壤每公顷50cm土层共贮有多少吨水?二、土壤孔隙性(一)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是指土壤中大小不等、弯弯曲曲、形状各异的各种孔洞。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土壤容积×100%=(土壤容积-土粒容积)/土壤容积×100%=(1-容重/比重)×100%注:比重常以2.65计算(二)土壤孔隙比土壤孔隙数量也可用土壤孔隙比表示。土壤孔隙比是指土壤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的比值。其值为1或稍大于1为好。土壤孔隙比=孔隙度/(1-孔隙度)(三)土壤孔隙分级根据孔隙中的土壤水吸力大小或当量孔径大小可将孔隙划分为三种类型: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通气孔隙。1.非活性孔隙土壤中最细的孔隙,当量孔径小于0.002mm,常被束缚水充满。非活性孔隙度=非活性孔容积/土壤总容积×100%2、毛管孔隙土壤中毛管水所占据的孔隙。当量孔径为0.002mm~0.02mm。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容积/土壤总容积×100%或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凋萎含水量)*容重3、通气孔隙孔隙的当量孔径>0.02mm,是通气的通道,不具备毛管作用。通气孔隙度=通气孔容积/土壤总容积×100%三、土壤孔隙状况与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关系(一)土壤孔隙状况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土壤疏松时保水通气能力强,紧实的土壤保水通气能力差。不同孔隙状况,养分有效化和保肥供肥性能有较大差异。(二)土壤孔隙状况与作物生长的关系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孔隙状况为“上松下紧”的土体孔隙构形。旱作土壤耕层总孔隙度50%-56%,通气孔不低于10%,较为合适。四、土壤孔性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1.土壤有机质含量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孔度大,容重小,通气孔较多,土壤的通气透水性好。2.土壤结构性结构体内部较紧实,小孔隙多;结构体间则为大孔隙。所以土壤结构性的好坏影响土壤的总孔度、大小孔隙的分配比例及其分布状况。不同结构体类型对孔度的影响不同。3.土粒的排列方式4.土壤质地质地不同,土壤的孔度相差很大。砂质土孔度小,为33%-45%,孔径均一,通气孔居多。壤质土孔度中,为45%-52%,各类孔隙搭配适宜,水、气较为协调;粘质土孔度大,为45%-60%,孔径很小,以毛管孔及微孔隙为主,通气不良。第二节土壤结构性一、土壤结构体及结构性概念:1、土壤结构体:在内外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土壤单粒互相胶结在一起,形成的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称为土壤结构体(或称土壤结构)。2、土壤结构性:土壤颗粒的空间排列方式所呈现出的稳定程度和孔隙状况称为土壤结构性。或土壤中结构体的大小、形状及其排列情况称为土壤结构性。二、土壤结构体的类型及其特征(1)块状结构体(2)核状结构体(3)片状结构体三、土壤结构性的评价评价土壤结构性,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土壤结构体的类型、数量和总孔隙度;二是团粒和微团粒的数量、稳定性及孔性。四、土壤团粒结构体的形成(一)、土壤团粒结构体形成的机制第一阶段,由单粒(或粘粒)在胶体凝聚、水膜粘结以及胶结作用下形成初级复粒(或粘团)或致密的小土团(微凝聚体)。一般稳定性差,易分散。第二阶段,在成型动力作用下,初级复粒进一步相互逐级粘合、胶结、团聚,依次形成第二、第三级……微团聚体,再经多次团聚,使若干微团聚体胶结起来,成为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团粒结构体。(二)、土壤团粒结构体形成的因素1、需要一定数量和直径足够小的土粒。2、需要使土粒聚合的阳离子。3、需要胶结物质。4、有外力的推动作用。五、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关系①调节土壤水分与空气的矛盾:②协调土壤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③稳定土温,调节土壤热状况;④改善土壤耕性,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六、土壤结构的改良1)合理的耕作。合理耕作对创造土壤团粒结构尤为重要(宜耕期、耕作方式,耕作次数等)2)合理灌溉:喷灌、滴灌好。避免大水漫灌、太急的喷灌等不良方式。3)围栏保护,避免人为的践踏。4)深翻施用有机肥。一、土壤物理机械性土壤物理机械性是指土壤的结持性(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胀缩性、松紧性以及受其它外力作用(农机具的剪切、穿透压板等作用)而发生形态变化的性质。(1)、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