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模块3知识点解释.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历史模块3知识点解释.doc

历史模块3知识点解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①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②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内容地位对应的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内容新三民主义内容新发展民族主义(前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突出反帝;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核心)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发展)平均地权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关注工农生活新三民主义的作用: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它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这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①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井冈山时期形成标志: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独特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主要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时期主要著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既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体现,也是中国革命的必然。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①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1978年12月,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此正式开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②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他强调:判断实践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和革命都是解放生产力;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发展中生产力是根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中共十四大(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①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主要开拓者李四光(地质学)、华罗庚(数学)、吴阶平(医学)、邓稼先(两弹元勋)、钱学森(两弹元勋)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3)1970年,中国用自制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送入预定轨道。(4)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1973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背景:⑴文革使科技受挫(2)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3)系列科技体制政策的出台及实施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意义:这个重要论断,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空间技术领域:(1)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2)之后,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升空,传送电视节目。(3)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