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單元什麼是歷史?專題二歷史解釋與歷史意識我們須透過「歷史記錄」才能知道「歷史事實」,更需透過「歷史解釋」才能了解歷史的意義。但史家的思想或觀點不同,對歷史的解釋也就會不同,不同時代的史家對於同一個史事的認識也不同。透過歷史事實加以思維,會產生歷史意識,進而在行為上會呈現如同信仰一般的精神力量。歷史解釋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它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而且是已經發生過了的史事,也不能再改變了。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歷史著作要隨著時代的進程而不斷地改寫或改編呢?這是很值得思維的一個問題。在前一專題裡提到我們對於歷史事實的了解,是透過歷史記錄或史學著作為媒介的,我們並沒有直接觀察史事現場的機會。不但如此,我們即使看了歷史記錄,也不見得就能了解歷史,必須經過具有史學專業的學者對於歷史事實做出解釋,我們對於歷史的真相或意義才能有所了解(圖4.2.1)。但史家對於歷史的解釋,往往並不一致。同一件史實,由於史家的思想不同,就會做出不同的解釋。例如西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圖4.2.2),史書以「血流漂杵」形容戰爭的慘烈,但戰國時代的孟子不相信這樣的記載,認為「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對史書記載存疑的態度與近代史家主張「史料須經考證才能相信」的精神是吻合的。孟子主張「仁者無敵」。認為周文王、周武王實行仁政,商紂王實行暴政。所以強調這次戰爭是「以至仁伐至不仁」。仁義之師所向無敵,所以牧野之戰是「兵不血刃」,周武王打敗了商紂王,而決定了商亡周興的命運,並沒有慘烈的死傷。西方史學家柯林烏(R.G.Collingwood,1889~1943)認為「所有的歷史都是思想史」,就是這個原因。宋朝著名學者蘇東坡(圖4.2.3)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1把這首詩作為「歷史解1宋蘇軾,題西林壁。釋」的比喻也非常適當。假設以廬山作為「歷史事實」,那麼從不同角度觀察廬山,得到的「畫面」也就不同;從不同的距離觀察廬山,得到的印象也不一樣。這正如同樣一件史事,不同思想的史家對於同一件史事解釋不一樣;不同時代的史家,對同一件史事的解釋也不一樣。身為當代人,對於當代的歷史,反而不如後人看得清楚,例如國家機密、檔案,須經過數十年才能公開,有些歷史事件在某一階段是不可接觸的忌諱,但過了若干年後,這些忌諱已不存在,所以後人比當代人更為清楚,俗語所謂「當局者迷」也正是此意。時代不同、解釋不同由於不同思想或不同時代的人,對歷史的解釋不同。因此有人對歷史的真實性採取了懷疑態度,甚至認為歷史都是假的。為什麼不同時代的學者,對於同一件事的解釋不同呢?其實,時代不同的學者,他們的知識和理解也不同,所以不同時代的學者,對過去同一件客觀存在的歷史,也會出現不同的解釋。例如,二千年來受儒家尊為聖王的堯舜,在近代學者看來,大約是部落時代或「酋邦時代」(chiefdom)的領袖而已。古代文獻記載,遠古時代的帝王如伏羲氏(圖4.2.4)、神農氏、黃帝等人,都有母無父。東漢時代著說文解字(圖4.2.5)的大學者許慎解釋這一現象說:「聖人皆無父,感天而生。」所以稱為「天子」,近代學者因為有了民族學(ethnology)或文化人類學(culturalanthropology)的知識,知道人類早期的歷史曾經有過「知母不知父」的階段,因此對於古史文獻的記載並不會感到荒謬,反而覺得真實,對於東漢學者許慎的解釋,也不必做過多補給站舜有父,名瞽叟,但舜的誕生係其母感大虹而生舜,與瞽叟無關。許慎說文解字解釋「姓」字,說:「人所生也,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的指責,因為他受到時代知識的限制,不能以現代的學術標準要求他。事實上,在歷史的長河中,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會受到該時代知識的侷限性,往往憑著主觀的知識解釋歷史的現象。表象與真相其實歷史「現象」或「表象」不一定就是「真相」,我們以人類對自然界現象的了解作比喻。長久以來,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認為是不爭的事實,事實上這僅是一個表象,而不是真相,事實的真相是地球繞太陽運行,並非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又如長久以來人類對於美麗的月亮加以吟詠、甚至嚮往,還產生了像「嫦娥奔月」(圖4.2.6)這類浪漫的神話。但自從1969年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之後,證實了這美麗的月亮只是一個現象或表象,月球沒有空氣沒有水,當然也就沒有生物,其表面更是坑坑洞洞,它的真相不過是一顆醜陋的小衛星。對於歷史真相的觀察和解釋,也應該作如是觀!補給站1969年,登陸月球的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證實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沒有空氣和水,不適合人類居住,月球本身並不發光,係反射太陽的光芒。歷史解釋舉例歷史解釋是史家對於歷史發生的原因提出個人看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