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分离与富集ppt.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37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四章分离与富集ppt.pptx

第四章分离与富集ppt.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分离与富集第一节概述二、分离富集方法得评价与选用1、待测物回收率(RT)式中,QT0为富集前待测物得量;QT为富集后待测物得量。痕量分析得回收率达到90%~l10%即可2、富集倍数(F)富集倍数为富集后待测组分得回收率与基体物质得回收率之比式中,QM0-富集前基体得量;QM-富集后基体得量、对F得要求①待测组分得浓度与基体得比值。比值小,要求F大②测定方法得灵敏度。灵敏度低,要求F大3、简单、快速、与测定步骤连接4、方法方法得选择性或特效性5、组成待测痕量组分得玷污与损失小第二节沉淀分离法沉淀条件选择得原则就是:使相当量得主要干扰组分沉淀完全,而后继测定得痕量组分不会因为共沉淀而损失。如:使主要成分铅与痕量组分Ag、As、Cd、Cr、Cu等分离(加硫酸)。高纯银中痕量组分Co、Ni、Cd、Cu分离(加硝酸)二、共沉淀法在含有痕量物质与另一常量物质得溶液中,当常量物质沉淀时,痕量物质自溶液转移到固相得现象,称为共沉淀现象。共沉淀现象可以使一些不析出沉淀得痕量组分夹杂于沉淀之中,载带下来,从而为测定它们创造良好条件。该法在分离与富集痕量组分中用得较多。举例:测1ug/LPb,浓度低,难直接测定,可采用共沉淀法富集。取1000mL水,将其调至微酸性。加Hg2+,通入H2S气体,生成HgS沉淀,将Pb共沉淀下来,然后用2mL酸将沉淀溶解后测定,此时,Pb浓度提高了500倍,HgS称为载体也叫捕集剂。共沉淀方法得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载体得选择。选样载体所要考虑得因素生成得沉淀易过滤、易洗涤、易离心易溶于酸成其她溶剂具有大得比表面积,表面吸附得效率高不干扰待测组分得分析过程,或易于灼烧、蒸馏除去。载体可分为无机载体与有机载体两大类。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1、无机载体Fe(OH)3、Al(OH)3、Ga(OH)3、Mg(OH)2、MnO(OH)2、硫化物等。2、有机载体(1)优点易通过灼侥(灰化)除去,对测定不产生干扰。有机载体一般就是非极性或弱极性得物质,吸附能力弱,分离效果好。有机试剂分子量大,体积大,可在很稀溶液中共沉淀痕量组分,富集能力强。(2)有机载体得种类第一类:动物胶、丹宁、辛可宁及一些碱性染料。酸性溶液中,这些大分子得胶体溶液其质点带正电荷,被共沉淀得组分有硅酸、钨酸、铌酸与钽酸等。第二类:可形成正盐得载体,如甲基紫、甲基蓝等。它们在水中带正电荷。某些金属离子能与中性络合剂或阴离子配位形成稳定得络阴离子,这种络阴离子能与带相反电荷得有机载体生成难溶性正盐而沉淀下来。第三类:惰性载体即本身不参加反应得载体。采用这类载体时,痕量组分先形成螯合物,它们可随着加入得惰性载体析出时被共沉淀下来。8-羟基喹啉可与20多个元素如Fe、Co、Ni、Mn、Zn、Cu、Pb、Cd、Hg、Bi、Sb、Mo、V、W、Ga、Ag、Pt等形成螯合物而被共沉淀下来、用少量盐酸将沉淀溶解后即可用原于吸收光谱测定,回收率达93%一98%。这种类型得共沉淀现象,在形式上相似于溶剂萃取,只就是把液相换成为固体,也称之为“固体萃取”。4、共沉淀法得特点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用于大批量试样分析;富集倍数高,可达103。缺点需过滤,洗涤等操作、比较费时。第三节溶剂萃取法(Liquid-liquidExtraction,LLE)分配定律只适用于溶质A得浓度较低、且在两相中得存在形式相同、无离解、缔合等副反应过程得情况。实际上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此时可用分配比来描述溶质在两相中得分配。分配比D就是指溶质A在有机相中各种存在形式得总浓度(CA)有与在水相中各种存在形式得总浓度(CA)水之比:当萃取过程中没有副反应发生时,分配系数KD与分配比D就是一样得,此时KD=D。当有副反应发生时,分配比大,指被萃溶质A在有机相得浓度高,水相中得浓度小。萃取分离中,一般要求分配比>10。分配比反映萃取体系达到平衡时得实际分配情况,具有较大得实用价值。但分配比不能直接表示萃取得完全程度。为了从量得角度反映被萃取物转移进入了有机相得比例,引入萃取效率(%):式中,V水、V有-水相、有机相得体积。若要求E大于90%,则D必须大于9。增加萃取得次数,可提高萃取效率,但这将增大萃取操作得工作量,在很多情况下就是不现实得。为了达到分离得目得,不仅要求目标物质A具有高得萃取效率,而且要求与共存组分间具有良好得分离效果,用分离系数β表示:如果β=1,即DA=DB,表明A与B不能分离;如果β>1或β<1,即DA>DB或DA<DB,表明A与B可以分离,β值越大或越小,分离效果越好。常用萃取剂: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氯仿、二氯甲烷、己烷、苯、甲苯、甲基异丁酮、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