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新课程理念改进课堂教学.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如何新课程理念改进课堂教学.doc

如何新课程理念改进课堂教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运用新课程改革理念改进课堂教学作者单位:石湾中心小学姓名:徐国霞邮编:516127论文摘要:《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中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实质是在于提高课堂效率。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新课程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愉快、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交流情境,努力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为学生多创造一些自我展示的机会,多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考的空间等。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和技能。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1、创设轻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爱因斯坦曾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问题改编成主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童话故事,创设轻松、愉悦、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好的状态,唤起他们强烈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如在“商不变规律”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情境:植树节到了,小熊家族也打算为人类做点好事——植树。就派小熊去买树苗,小熊在去买树苗的路上被小兔五兄弟的广告词弄糊涂了。小兔一的120元能买40棵;小兔二的180元能买60棵;小兔三的240元能买80棵;小兔四的300元能买100棵;小兔五的1500元能买500棵。究竟买哪种树苗最合算呢?你能帮小熊算一算吗?学生通过计算后发现其实结果都是一样的。然后再及时引导学生比较这几个算式,从中发现他们之间的规律。这样的导入既生动又有趣,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2、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一点也不假。只要我们留意观察,就可以感觉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如教师带领学生去玩划船“共有学生23人,每艘船最多能坐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用除法解答,商5余3。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分析、判断租5条船是不够的,因为如果只租5条船的话就只能坐得下20人,剩下3个人就没得玩了,所以要租多一条才行,5加上1等于6,因此最少要租6条船才够。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要紧紧围绕着现实的生活情境,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从而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二)创设适宜的游戏情境好动、爱玩、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卡罗琳•原伯说过:“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喜欢游戏的思维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中。因为通过游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了最好的学习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快乐地投入学习中去。如在教学“辨认方向”这一课时,在堂伊始,我首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游戏:让学生做和老师相反的动作。比如:老师:“我说东向东转。”学生就说:“我说西向西转。”……在学生玩得热情高涨时,教师再趁机说:“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这四个方向之外,还有其他的方向,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这样的设计,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点燃求知欲望的火花,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如:在教学“上下”一课时,在教学过程已经进行到一半,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精神也有些疲惫时,我适时地设计了一个拍手的游戏——跟老师一起拍(我的小手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通过这样的设计,教室里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原本已经有些疲惫的学生也能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这样,课堂“活”起来了,使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充分利用了无意注意,延长了有意注意的时间。(三)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平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新思维只有在自由、宽松的空间中才能得到发展。如果没有宽松的环境,小学生就没有自主性,而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新行为。爱因斯坦曾强调:“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