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宜昌市人力资源结构分析第PAGE5页第PAGE1页宜昌市人力资源结构分析摘要:通过对宜昌市在岗职工的年龄性别分布分析、学历分布分析、从事行业及工资分析、学历和从事行业分析,了解现阶段宜昌市人力资源的基本结构,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其结构的优缺点,并对现阶段宜昌市人才规划措施进行分析,提出开发优势行业人力资源,多引进智力资源等几种合理引进人才资源方法,改善人力资源结构的建议。关键词:人力资源分析人才规划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宜昌市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总体发展目标。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宜昌要实现腾飞,除了要靠自身的资源和地理优势外,最关键的就是要靠人力资源发挥其巨大功效。一、现阶段人力资源结构情况及分析①数据来源于《宜昌年鉴》2001年,2002年和宜昌市统计局数据库。因为今年的年鉴未出版,故引用的部分数据按加权进行了修改。在岗职工学历性别比例分布宜昌现有在岗职工38.57万人,其中男性为209901人;占54.2%。女性为175683人,占45.8%。性别分配比较平均。从年龄分布看,中青年人力资源比重较大,适合宜昌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的数量详见图一。(图一)在岗职工学历分布(表一)学历人数(万人)比例小学及以下4.6512.21%初中7.5219.75%高中(职高)16.2142.58%大专6.8517.99%本科2.486.51%研究生0.360.95%总数38.07100%(表一)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宜昌人力资源的现状:将近三分之一的人高中文化水平都没有达到;本科生和研究生所占的比例太小,仅仅为7.46%。调查得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大多集中在葛洲坝等几个国有大型企业和三峡大学等教育科研机构。其他企业受过高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太少,导致宜昌企业发展速度太慢,基本跟不上发达地区。例如调查的几个旅行社里,真正是旅游专业或学过旅游管理的占不到10%。宜昌提出“旅游兴市”策略是一个很好的经济增长点,但首先必须加大力度引进一批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1.3、从事行业及其工资(表二)从事行业行业从事总人数(人)工资总额(万元)平均工资(元)工业122091893177316建筑业498865932411892教育,文化广播45702388388498国家机关38280346119042卫生,体育,社会福利17430157299024交通运输,邮电20570151707375批发,零售,餐饮24439140825762房地产,公用服务行业16662128137690金融保险11638112769689农业1796985674768科研,综合服务行业3747393310496其它436529156678(表二)从表二中可以看出,宜昌的人力资源在行业分布上数量排在前几位的工业、建筑业、教育文化等,这基本符合宜昌现在的水平,对以后“工业立市,旅游兴市”也是很好的基础。宜昌市从业人员工资水平普遍不高,最高的为建筑业,平均工资为11892元,其次为科研和金融,农业从业人员的工资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现在才4768元。但宜昌地区工资高低差别不大,特别是其他地区高收入行业在这没能体现,发达地区的收入差别以达到5倍以上,而高收入往往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而宜昌市收入差别仅为2.3倍,这对于吸引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缺乏优势。ZJ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ZJ2—专业技术人员BS3—办事人员和相关人员SY4—商业,服务业人员NL5—农,林,牧,渔业人员SB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1.4在岗职工分学历分行业情况(图二)图中可以看出,受过高等教育的80%集中在国家机关和专业技术人员里面,特别是农业和商业几乎都没有本科以上文凭的人员,这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来说是很不利的,农业是基础,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有一批拥有先进思想和现代科技知识的人来带动;商业更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有知识和创新精神的商人可为经济带来无限生机。二、现阶段宜昌市人才资源规划中存在的问题2.1、重视人才资源的静态改善,轻视人才资源的动态平衡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必须用动态的发展观来规划人才资源。从目前情况看,宜昌市政府已经开始重视人才资源,宜昌地区的人才资源状况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一是人才总量有了增加。在岗职工由90年代初的30万增加到现在的38万人。在全国各地都在实行“精兵简政、减员增效”的大环境下,宜昌市的在岗职工认输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不少,就充分说明了政府对人才资源的重视。二是人才结构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