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7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年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2017年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课时扇形统计图(二)教学内容教科书例2,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五3~5题。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2(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小黑板中点出相关部分。教师: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教师: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请你们算一算。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教师: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发现(“退耕还林”前与2006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情况)。(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发现,现在哪位同学能代表你们小组进行发言?请一两位同学相互补充,找到统计图中发生变化的项目。小结:对比两幅扇形统计图,同学们强调最多的是有许多项目发生了变化。有没有没发生变化的量呢?(小黑板重点强调:土地总面积没发生改变)也就是两个圆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总面积。教师引导:结合我们的发现思考:森林面积的增加与荒山面积的减少会给这个村庄带来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村委会的领导面对2006年底的统计图你又会作哪些思考?(3)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教师: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答,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的问题并进行解析。2.课堂总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又有什么收获?三、课堂活动教师:刚才我们分析的两个扇形统计图的圆都代表相同的含义——土地总面积,(小黑板点出“课堂活动”第2题——改变题目增加两个参数——美国、俄罗斯的面积和人口)现在呢?教师:仔细观察这些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教师引导:重点分析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教师:面对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局面,你会做哪些思考?四、练习应用,促进发展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出示题中的两幅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对比。(1)从两幅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算一算:从1996年到2006年,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分别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千米?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抽几个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评议。(3)议一议:你对这种变化有什么看法?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十五第4,5题教学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综合:统计活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72页例1,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六。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统计表和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和反映情况,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并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教学准备教具:小黑板。学具:计算器。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已经学习了6年时间,同6年前刚进校时相比我们自己有哪些变化?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进行适时引导。教师:是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天我们就利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来展示我们的身高变化吧!板书课题:综合统计活动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1(1)汇总搜集的资料,填写统计表。教师:我们课前已经从医务室的档案里查到了自己这6年来的身高数据,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自己的身高资料,一起填写书71页的统计表(一)。比一比哪组同学协作得最好,完成得更快。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速度比较慢的小组合理进行分工合作。教师小结:在刚才的合作中,有的小组团队协作意识很强,而且有比较明确的分工,两个同学为一个单位,本单位填好后立即与另一组的两个同学互换资料。这样既合理地安排了时间,同时又避免了合作中的混乱。(2)完成每组中平均数的计算。教师:现在我们再次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我们手中的计算器,计算出组内同学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