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教学中的.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低年级教学中的.doc

低年级教学中的.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低年级教学中的“收”与“放”怀远荆涂学校周丽娜前不久,一节精彩的《认识线段》公开课正在进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游戏,变魔术、找、摸、画、连、折线段,学生玩的不亦悦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可以说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示范课,受到了听课老师一致的好评。作为执教者的我也沾沾自喜。可是第二天再复习巩固时,感觉学生掌握的知识很不完整,有的只记住了游戏中的有趣环节,对于游戏的真正内涵却一知半解。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在课堂教学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收得太紧,一堂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就会变得机械呆板,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当然,教学中只“放”不“收”也不行,放得太开,就会变成放任自流。很多学生关注的不是在游戏中学到什么,仅仅是好玩,在进行下一环节时,一部分学生还收不回来,不能进行下一个活动。很难保证探究知识的实效,学生得到的是肤浅的、支离破碎的知识。同时把兴奋、激动的情绪带到课间休息,意外、打闹发生频繁。那怎样把握低年级教学中“收”与“放”的度,做到“放中有收,收放自如”。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与体会。一、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在《论教育素养》中说:“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解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后需要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这是教师素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只有把教材吃透,把教材中的知识点经过“初识、了解、内化”这样的过程,才能对教学目标深刻把握,才能对教材处理游刃有余、收放自如,从而才能不脱离教学目标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活动。掌握教材之后紧接着应该做的就是对学生的了解,课堂“生成”可谓千变万化。那么对这种“生成”,我们究竟能否掌控呢?我想,这还得依靠我们对教材的把握和学生的了解。例如在教学《认识线段》中的“怎样把一条长于身体的毛线拉成一条线段?”时,我已经预设学生会一段一段拉、两人合作拉,但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却提出把毛线折叠起来拉。这是我想不到的。这时,我首先肯定了他的想法,接着启发“有没有不折也能拉出线段的方法?”,接下来孩子们小脑筋开动起来,想出了好多方法。“以不变应万变”,这是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基本功。所谓的"不变",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不变,不变的是教学目标,不变的是教师这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的,而在这种不变中,我们需要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应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答案,知己知彼。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更加丰富多彩,妙趣横生。二、尊重每一位学生,教他们学会倾听和表达。在上课刚开始时,我就教学生学会倾听。不仅要倾听老师讲课,还要倾听别的同学的发言。当别人说话时,你应该用眼睛看着他。说明你很尊重别人,是个可爱的孩子!如果别人对你说话,你不看不听,说明你对别人不尊重,是个不懂礼貌的孩子!现在,老师想看看哪些同学是有礼貌聪明的孩子。学生们一个个坐得笔直、全神贯注地看着我,期待我的下一句话。可爱极了!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我注意检验学生是否倾听教师和同学的发言。如:随意指名重复刚才教师说的话;把××同学的意思再说一遍;你同意××的看法吗?为什么?等。对于那些能倾听他人发言的同学,我会大力表扬。对于一些不能倾听他人发言的同学,我会严肃地说:“不能倾听他人发言,是一种不好的品质。”在教学环节过渡时,不是批评不听课的学生,而是夸奖坐端正的同学,每当这时,不认真的学生们会马上改正缺点。成功需要学会倾听,学生慢慢感受到倾听的魅力,感受到倾听带给自己的快乐!这样,课堂不仅有活跃、热烈的场面,也有静静的思考。在学会倾听的同时,鼓励孩子大胆说,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发散思维能力,我积极提倡学生说“我有意见”。具体的做法是:学生有不同观点,可以大胆举手:“我有意见”。然后表述自己的看法或对发言的同学提出自己的疑惑。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我都尽可能找出其中的“亮点”并将之放大。哪怕回答错误,我也决不会失望或是责备,而是鼓励他们继续思考。就这样,只有鼓励和掌声的课堂里,孩子们认真想,大声说,不断碰撞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成为智慧的海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组织,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规定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加工,选择和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自我教育。在教学中教师时时点拨指导,围绕教学目标对该题做适当的小结。但不能说课堂上教师“讲”“做”得越少越好,教师只设置好情境,问题由学生发现、学生解决,那不是一堂成功的课。“收”的不能超标,“放”的不能过度。总之,只有“放得开,收得拢”课堂教学才能达到预定效果。浅谈低年级教学中